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態價(ecological amplitude )又稱生態幅[度]。指某一生物對環境因子的耐受範圍,即其生態上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範圍。主要由該物種的遺傳特性決定。生態幅由生物種適應範圍較窄的環境因子(即限制因子)所限制,並由生物臨界期的耐性決定。例如,生物的繁殖期一般為臨界期,這時某一生態因子的不足或過多,最易起限制作用,從而造成生物繁殖期的生態幅比營養期窄生態幅與環境相互作用決定了生物的分布區,地球上幾乎沒有任何不同的生物的分布區是完全重疊。


中文名生態價

外文名:Ecological amplitude

別 名:生態幅[度]

定 義:某一生物對環境因子的耐受範圍

學 科:生態學

生物分類:廣適性、狹適性

釋義

每一種生物對每一生態因素都有一個耐受範圍,即有一個最低耐受值和一個最高耐受值(或稱耐受下限和耐受上限),它們之間的範圍稱生態價或態幅生。對於同一生態因子,不同種類生物的耐受範圍是不同的,有些種精巧地適應於特定的一組條件,但對於環境條件的微小改變的適應性很脆弱;另外一些種則能忍受環境變化的廣闊範圍。沒有一個種具有適應全部極端條件的能力。 [1]

生物分類

生態學根據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範圍,即生態輻,對生物進行分類,如下:

廣適性生物 對生態因子具有較大耐受範圍的種類,分布範圍較廣泛,這些種類就是所謂的廣適性生物

狹適性生物 對生態因子具有較小耐受範圍的種類,分布範圍較狹窄,這些種類就是所謂的狹適性生物

特徵

植物的生態幅受到相互影響的多種生態因子組合的綜合作用。例如,美國生態學家Pianka E R(1978)指出,不同溫度條件下,植物生長與繁殖的最適濕度範圍不相同;同理,植物生長與繁殖的最適溫度範圍也取決於濕度狀況;溫度與濕度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態幅都較窄;中溫與中濕結合時,植物的生態幅最寬。

植物的生態幅還存在一定的時空變異性,表現為:

第一,不同植物對同種生態因子的生態幅不同;

第二,同種植物對不同生態因子的生態幅不同;

第三,同種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同種生態因子的生態幅不同,例如,植物在種子階段的生態幅最寬,發芽時較窄,生長時變寬,以開花結果時最窄;

第四,同種植物對同一生態因子的生態幅在不同環境中也不相同。

生態幅反映了植物環境的相互關係以及植物對不利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生態幅對植物的分布也具有重要影響。例如,依據植物對非生物因子的生態幅寬度,可以解釋一種植物不能分布在什麼地方,但不能告訴我們該種植物將會分布在地方。這是因為植物的分布除了非生物因子的潛在影響之外,還受到種間競爭等生物因子的影響。因此,可以把植物的分布區分為:生理分布區和生理最適分布區,生態分布區和生態最適分布區。 [2]

生態輻原理

由限制因子定律可知,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受諸多生態因子的限制。但受遺傳因子的決定,每一樹種均會通過內部的生理、形態、結構等特性變化來抵抗生態因子的制約(武吉華等,1989),以使自身能夠在生態因子適宜的最高與最低限度範圍內存活下去。這個最高與最低限度範圍就是生物的生態幅度或生態閾。每種樹木都有適於自身生存的生態閾值,超過生態閾值極限,樹木便無法生存下去,而生長在生態閾限邊緣的物種,對環境限制因子的變化十分敏感,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生態因子的限制作用。

生態幅原理對樹木年輪氣候學研究的野外採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樹輪氣候學研究中,野外採樣應在環境因子限制地點進行合理選擇,尤其要採集生態閾限邊緣的樹種,以求獲得更多的信息量。樹木生長點的局部環境差異(坡度、坡向、坡位、水系分布、土壤濕度、厚度及養分等)、植物生態群落狀況(群落外貌、種類組成及優勢樹種、多度、蓋度、遮蔽度、樹間距、垂直分層現象)、樹齡差異區域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等都會引起非氣候「噪音」。在限制因子地點採樣,可以避免非氣候噪音的影響,以使用於交叉定年的樹木年輪樣品的共同特性更加明顯。 [3]

視頻

參考文獻

  1. [方如康主編.環境學詞典:科學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
  2. [武吉華,張紳,江源,康慕誼,邱揚著.植物地理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9月第4版]
  3. [趙興雲著.中國東部亞熱帶地區樹輪δ國東部年序列及方位變化的環境意義: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