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態型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生態型指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群,長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和人工培育條件下,發生趨異適應,並經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分化形成的生態、形態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類群。生態型是分類學上種以下的分類單位,是同一物種對不同環境趨異適應的結果,一般生態幅廣的物種產生的生態型多。
1921年,瑞典的遺傳生態學家杜爾松提出「生態型」概念。他認為,生態型是生物與特定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基因型集群,是種內適應於不同生態條件的遺傳現象。一般來說,分布區域和分布季節越廣泛的生物種,其生態型越多;生態型越單一的生物種,適應性越窄。
1921年後,美國的Clauson和Keek等通過生態試驗分別從分布廣泛的生物在形態學上或生理學上的特性表現出空間差異的生物以及變異、分化與特定環境的關係3個方面完善了生態型的內容。
1975年,詹姆斯·斯科特和G. A. H. 麥克萊蘭通過研究首次證明了共生生態型之間的電泳差異。
1999年,CC Daehler等人通過一個空間明確的、基於個體的模型,探討了有限雜交優勢、生態情景和配偶選擇系統對生態型形成的影響,發現了在適用於瑞典狼尾草的條件下,生態型有望在准生物區快速形成,並可能繼續形成物種。
生態學
生態學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
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60年代形成了系統生態學而成為系統生物學的第一個分支學科。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