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不會辜負執著的人--讀楊華(不似天涯,是吾鄉)(陳慧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不會辜負執著的人--讀楊華(不似天涯,是吾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生活不會辜負執著的人--讀楊華(不似天涯,是吾鄉)》中國當代作家陳慧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活不會辜負執著的人--讀楊華(不似天涯,是吾鄉)

我的腦海,一直被這樣的畫面占據:擁擠的地鐵,在要麼專注手機,要麼冷峻木然,要麼縱情談笑的人群里,唯有一個安靜溫婉的女子埋首讀書,仿佛這個擁擠的地鐵不復存在,她的眼裡,她的心裡,儘是美好與溫柔。這個女子,就是作家楊華。

修得緣分,參加邛崍筆會,與楊華同住大梁酒莊美麗的櫻桃小屋,第一次見到文字如人,人如文字一樣乾淨空靈的詩意女子。姣好的面容,素淡的着裝,智慧的談吐,皆吸引着我,楊華以親子成長手記—《你的九歲,我的九歲》相贈。短短數月,欣聞10多萬字的散文集《不似天涯,是吾鄉》即將出版,祝賀楊華佳作連連。

手捧書卷,裝幀如霞衣雲錦,精美大氣;翻開書頁,文辭如行雲流水,詩情盎然。共分三輯,分別是:《小意外,小遇見》,《一手油煙,一手筆硯》,《行素文,守初心》。一篇篇精美雅致的散文妙語如珠,皆來自尋常生活,又高於生活。涉及教育、房產、旅行等各個層面,無不折射出時代的頻波。一行行溫暖而充滿哲思的文字,直抵心靈,洞見自我。優美洗鍊的文字,既是作者心血凝成,也是她純淨無染的人品寫實,不由得一睹為快,享受精神的饕餮盛宴。

可我如咿呀學語的小童,難以描述讀罷此書後的共鳴與震顫。只能不停地呢喃:生活不會辜負執著的人,生活不會辜負努力向上的人。

楊華拋卻輕鬆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人到中年,才來到暫無居所的蓉城,掛職於此,開始異鄉的漂泊。和孩子共同經歷着「蓉漂」生涯的不適和忐忑,心底的迷茫與落差,出租屋內,一切極簡。在極簡的生活中,和所有的塵世俗人一樣,上班,下班,繁瑣的工作,繁多的家務。和所有當家女人一樣,大袋小袋的購物,煙熏火燎的做飯,心急如焚的接娃,可依然把庸常的日子過成了詩意的棲居,把平凡的日常化為的珠玉般的文字。

如《夕陽下的秘密》一文中,作者每天在自己下班之後娃回家之前,精心整理娃的床鋪,成為娃生活的理所當然和常態。不厭其煩,把一盆盆沉重的綠植一點一點運回出租屋內。正如作者所言:惟願在簡易的環境中,有風雅溫情流轉,壯碩娃稚拙易感的內心世界。作者認為:越艱難的歲月,越需莊嚴的儀式生輝;越簡單的生活,越要靈動的情感豐沛。

都說有儀式感的生活,會讓人倍感幸福。可生活的面孔大多普通瑣碎,有時甚至猙獰可怖。儀式感是什麼?就是對生活的熱愛與珍視,就是將無數個瑣屑繁冗的細節用心連綴。活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對待生活的態度和不懈的追求。在作者的「蓉漂」生涯中,和孩子一道共同構築精神的家園,完成羽化成蝶的蛻變,完成成長路上一個個莊嚴的儀式。境遇順逆,終是不自棄、不怨艾,把零落的天涯,變為安心的故鄉

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楊華便是。她以一顆善良的心體察平凡細碎的日常,體察煙火男女的苦樂。《小意外,小遇見》一輯中,將生活中常見的點點滴滴,剪輯成最溫暖的文字,對生活對人性最深情的體悟訴諸筆端,《租客也是人》中清洗抽油煙機的熱心大叔,《八毛錢的謙卑》中賣土豆的中年漢子,《我相信你》中無條件相信陌生人的三輪車夫,他們無一不在作者筆下鮮活起來,他們無一不讓作者心生悲憫。作者這樣感嘆:他們的臉上,全是歲月的風霜,他們的手上,儘是粗礪的繭傷,但在他們身上,都有一種溫暖傳遞,看清生活的實相後,還能保持善良。

作者本人何嘗不是如此,路遇遭城管追攆的賣花大嫂,不自覺買下大束梔子花,為蹲在地鐵里的病婦謀求一席座位,替人急難,予以施援,這些都是善良人對善良人的體察和關心。盧梭有言: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楊華是靈魂高尚的人,她是精神的貴族。

除了對世態百相的描寫,在《一手油煙,一手筆硯》一輯中,作者還將自己的旅行雜記,人物專訪,閱讀感悟,提煉升華,娓娓道來。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曾幾何時,人們把這句話當做經歷苟且時的自嘲自勉,或遠足時的自娛自足,而作者對詩與遠方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讀足夠多的書,站在眾多巨人的肩上,看到光明和希望;走得足夠遠,體驗世界的宏大和美好;於是我們有了縱橫捭闔的思維深度,從而構建的自我的思想體系和精神內核。

好人品好文字總是渡化人的心靈,楊華的散文是詩與遠方,讀着讀着,浮躁的心情慢慢沉靜,煩躁的情緒漸漸安寧。讓人眼界開闊,讓人精神豐盈。

世間景,世間事,世間人,楊華以一顆平和樂觀、篤定堅韌的心去看,去做,去品。行素文,守初心。她說,喜愛的事,克服千難萬險也要做。這十多萬字的作品,完全是在匆匆忙忙的罅隙間完成的,這得有多麼執著而堅毅的心。這些文字的背後,有海量的閱讀,理論的支撐,病痛的折磨,咬牙的堅持。

上班族,陪讀媽,罅隙讀,業餘寫,奔走忙碌於市井煙火,晴耕雨讀於文山書海,還不忘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重拾過去心理學專業,夯實教育理論基礎;學習並運營自媒體;謙虛求教攝影技術。通過這一系列的充電,作者說,讓自己一眼望穿的人生湧現無數的不確定,不斷地推陳出新。

這樣的文章,這樣的人生,給安於現狀、求穩求妥、油膩混沌的中年無疑是醍醐醒神的清新劑。於我而言,更是一種照見,一種指引。照見自己懶惰的形骸,淺陋的見識,粗鄙的靈魂;指引自己不斷修正,不斷進步,遇見更好的自己。人生很平常,人生有無奈,活的就是個心態。

總之,在楊華的作品裡,哪怕是日常瑣屑,煩惱困擾,也折射着對人生的大哲思,大智慧,大從容。讀楊華的散文,收穫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活着得有追求,在人生的任何時段,都得進行生命的修行。

   作者說:這兩年的蓉漂,天天擠地鐵,吃簡餐,居陋室,為生存而奔忙。忙工作,忙娃,忙着皮囊與靈魂的安放。殊不知,人前多光鮮,人後多苦練!是的,生活豈能辜負這樣的人,生活怎能不厚待這樣的人!

時至深夜,楊華或許還在熒屏苦耕,遙祝美麗多才的她一切安好,寫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1]

作者簡介

張靈芳,男,筆名聽海,山西省長治郊區政協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