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儒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儒學

生活儒學 黃玉順教授所創立的一種儒學理論,是當代儒家的一個重要學派,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生活儒學作為一種當代儒學形態,意在發掘儒學所蘊涵的某些能夠穿越時空、超越歷史地域的觀念,使儒學能夠真正有效地切入當今世界的社會生活。生活儒學認為,這種觀念就是「生活」或者「存在」的思想視域。這種思想視域是孔孟儒學所固有的、而為孔孟之後的儒學(自漢儒直至現代新儒學)所長久遮蔽的觀念層級;後者作為軸心時期以後的形而上學,建構了存在者化的「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觀念架構,但卻遺忘了先行於此的生活存在。為此,生活儒學對漢語「生」、「存」、「在」、「活」、「道」、「天」、「命」、「仁」、「誠」、「聖」等一系列基本詞語進行了系統的訓詁考據,並對孔孟儒學思想進行了重新詮釋。

生活儒學

生活儒學是 黃玉順教授所創立的一種儒學理論,是當代儒家的一個重要學派,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因此,生活儒學的本源觀念、或首要關鍵詞就是「生活」。這種「生活」觀念既不同於西方生命哲學、意志主義的那種存在者化的「生命」(life)觀念,也不同於中國現代新儒學的那種同樣存在者化的「生命存在」或「生活」觀念。生活儒學的「生活」觀念作為「存在」觀念,是通過與西方現象學的平等對話而揭示出來的,黃玉順因此成為最新研究領域「儒學與現象學比較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生活儒學與現象學的對話,主要涉及德國現象學家胡塞爾(E. Husserl)、舍勒(M. Scheler)、尤其是海德格爾(M. Heidegger)。生活儒學批判了海德格爾「存在」(Sein)觀念的不徹底性、其「此在」(Dasein)觀念對於「存在」的僭越、其「存在」與「生存」(Existenz)觀念的分離,得出了「生活即是存在,生活之外別無存在」的思想結論,認為所有一切形而下者、形而上者皆源於生活、而歸於生活。

由於對於儒學的這種「生活」觀念的重新揭示、或者說是對於「存在」視域的重新發現,生活儒學充分地敞開了重建儒家形而上學、形而下學的可能,從而既避免了後現代主義的那種拒斥形而上學的相對主義,也避免了「原教旨主義」的那種堅持傳統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使得儒學傳統擺脫了「魂不附體」(喪失了賴以存在的古代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基礎)的歷史尷尬,能夠重新進入當下的生活。

由此,生活儒學將人類全部可能的觀念區分為三個層級:生活存在→形而上存在者→形而下存在者。這與《老子》思想觀念的層級結構是一致的,即:無→有→萬物。(《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區別在於:《老子》將存在與仁愛對立起來;而孔孟儒學則認為,生活存在的原初顯現正是仁愛情感,因此,惟有仁愛才是所有一切形而下者、形而上者的大本大源、源頭活水。這才是儒家與道家的思想分野。這種思想被概括為:愛,所以在。

據此,生活儒學重新詮釋了儒家的「性情」或者「情性」學說。傳統的儒家形而上學設置了「性→情」的觀念架構,也就是「本—末」(性本情末)和「體—用」(性體情用)的架構,甚至得出了「性善情惡」的判斷。生活儒學認為,在孔孟儒學那裡,還存在着另外一種意義的情感觀念,即:情→性→情。後一種「情」(末、用)作為「性」(本、體)之所發,只是一種形而下者的存在,即是一種可善可惡的道德情感;然而前一種「情」卻是生活存在的直接顯現,乃是存在者化的「性→情」的本源所在。這種本源性的「情」就是仁愛,也叫做「誠」。《中庸》所說的「不誠無物」是說的沒有仁愛就沒有任何存在者(誠不是物、卻生成所有物,仁愛不是存在者、卻生成所有存在者);「成己」、「成物」是說的仁愛生成主體性存在者、對象性存在者。

於是,生活儒學的思想系統分為三個層級:

(1) 生活論的存在論。諸如:生活本源、本源的仁愛情感顯現、生活的本源情境(前主體性的共同生活)、生活的本源結構(在生活→去生活)、等等。

(2) 形而上學的重建。包括:主體性的重建、本體論的重建。

(3) 形而下學的重建。包括:關於人的倫理學的重建、關於自然界的知識論的重建。

生活儒學的代表作

有:專著《愛與思——生活儒學的觀念》(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文集《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學——黃玉順「生活儒學」自選集》(《儒藏》學術叢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儒學與生活——「生活儒學」論稿》》(《儒藏》學術叢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儒家思想與當代生活——「生活儒學」論集》(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

黃玉順

黃玉順(1957—):男,成都人。中國新世紀儒學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師從著名中國哲學史家、馮友蘭哲學傳人蒙培元先生。原為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