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用人文字之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用人文字之失》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六。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原文

士人為文,或采已用語言,當深究其旨意,苟失之不考,則必詒論議。紹興七年,趙忠簡公重修《哲錄》,書成,轉特進,制詞云:「惟宣仁之誣謗未明,致哲廟之憂勤不顯。」此蓋用范忠宣遺表中語,兩句但易兩字,而甚不然,范之辭云:「致保佑之憂勤不顯。」專指母后以言,正得其實。今以保佑為哲廟,則了非本意矣。紹興十九年,予為福州教授,為府作《謝曆日表》,頌德一聯云:「神祗祖考,既安樂於太平,歲月日時,又明章於庶證。」至乾道中,有外郡亦上表謝歷,蒙其採取用之,讀者以為駢麗精切,予笑謂之曰:「此大有利害,今光堯在德壽,所謂『考』者何哉?」坐客皆縮頸,信乎不可不審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用人文字之失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