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甬江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甬江街道

中文名 :甬江街道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

甬江街道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下轄的一個街道。成立於2004年07月,甬江街道轄3個社區、2個居民點和10個行政村,總面積20.28平方公里,耕田5632畝,人口30539人(2010年)。[1]

地理環境

甬江街道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東南部,東與鎮海區莊市相接,南臨甬江,西與海曙區相連,北與莊橋街道接壤,是個城鄉結合鎮。境內有甬江、姚江(餘姚江末端),世紀大道、環城北路、北外環形線、寧鎮、寧慈等公路縱橫貫穿,寧波火車北站、輪船客運碼頭、寧波港和寧波機場等又在境內,水陸交通和通迅十分便捷。

經濟概述

甬江街道工業緊緊圍繞江北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工業強區"的目標,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通過樹強扶優、招商引資、技術改造、經濟結構調整,積極引導企業走品牌帶動戰略,基本形成了金屬製品業、塑料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空調及製冷設備製造業、塑料製品業等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有工業企業800餘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5家。2004年街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6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43億元。2004年甬微集團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甬江集團、信遠工業等四家市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共23隻。街道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達47家。第三產業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環城北路汽車銷售特色一條街已成為全區的特色產業。街道有6家星級賓館和一批中小餐飲娛樂服務業,有豐華、海洲、渚揚、太陽升等海運企業,有華東物資城、華康家具、家世界等專業市場和超市。第三產業的稅收總量占全街道的50%以上。

社會事業

農業生產

農業以經營蔬菜為主,種植蔬菜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寧波市市級一線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蔬菜基地面積3020多畝,農區蔬菜基地2200餘畝,常年種植蔬菜200多種,除大眾蔬菜外還有反季節蔬菜和名優特稀蔬菜。年產花色蔬菜2萬餘噸,占市區花色蔬菜上市量的40%,蔬菜產值占農業總產值60%左右。街道已建成蔬菜園藝中心和蔬菜農場等2個農業示範基地為基礎的農業示範園區,甬江街道園藝中心是江北區青少年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文化教育

甬江街道是文教之鎮,寧波大學等14所大中專院校在本轄區內。1998年被評為寧波市"教育強鎮";1999年又獲浙江省"教育強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小學畢業率、小學升學率四項指標均達100%。

已有幼兒園15所,幼兒入園率達99%以上。

有中高級科技人員2756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名,碩士研究生13名,高級技術職稱163人,高級技師12人,高級工110人。科技人員和大中專學生占全鎮人口12%以上。

文化名人:唐弢,是我國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魯迅研究家和文學史家。1913年3月3日出生於畈里塘村,是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原名端毅,字越臣,另名有建根,筆名有晦庵、風子等。

唐弢熱愛祖國,熱愛黨,也熱愛故鄉。他多次寫信給家鄉政府了解當地情況,關心家鄉建設事業。1980年5月底,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唐老非常高興,欣然提筆,寫下《回鄉兩首》,"村落依稀在,舊居亦可尋,垂垂客已老,滿目是新人"。在參觀北侖港時,讚許地寫道:"引橋長一里,由此接天涯。寄語好兒女,殷勤為國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