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618價格戰
電商618價格戰 |
「電商618價格戰」指眾電商為了狙擊京東商城的店慶,讓每年的6月18日成為網購狂歡節。2015年6月,「6·18」年中大促,電商號稱投入的精力不亞於「雙11」,實則各家價格上的差異已逐漸縮小,更像是電商們對新近布局業務的一場「拉練」,拼的是各家的「電商生態圈」布局。
基本內容
中文名:電商618價格戰
參與者:電商
時間:6月18日
事件介紹
2004年6月18日,京東商城成立,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網絡零售商。
6月18日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眾電商為了狙擊京東商城的店慶,讓這一天成為網購狂歡節,6月以來電商價格戰的主題就是「圍剿京東」。
京東在月初就已通過多種渠道宣布將投入10億元啟動6月「史上最強店慶月」活動,促銷活動在蘇寧易購、天貓、國美網以及當當網的參與於6月18日達到了高潮。
6月17日,天貓宣布在6月18日當天舉辦網購狂歡節,派送價值4000萬元的現金紅包給消費者,18日當天無限制全場通用。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城等也加入陣營,宣布18日啟動新一輪促銷,宣布啟動「年中慶」,開始打折促銷。同時,凡客誠品、易迅網、寺庫、樂蜂網等電商企業也趁機加入電商混戰中。
事件發展
2013年6月18日,國內電商迎來史上最猛烈的巔峰對決。
6月17日,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宣布在「雙11」大促之外再造「618狂歡節」,首次正面叫板京東商城店慶日。意味着國內電商領域的營銷戰役,已從含蓄暗戰轉向針鋒相對。有業內人士預測,史上最猛價格戰結束後,會對電商行業座次產生重要影響。
6月18日凌晨,京東十年店慶月促銷進入為期三天的高峰——「老劉專場」,京東提供給億邦動力網的數據顯示,僅7分鐘家電品類銷售額便突破4000萬。
在2013年6月18日當天,電商網站的訪問量激增65.4%,增長量最大的網站是蘇寧易購,緊跟其後的就是京東、庫巴和天貓。
Alexa數據統計,京東18日的訪客到達率增長70%,瀏覽量增長60%。
在2013年6月18日,有超過5500萬用戶登錄天貓,天貓首頁連續四天的搶紅包活動投入高達5000萬元。天貓電器城銷售金額比2012年同天增長400%,擴大了天貓在電器B2C市場上的份額。庫巴購物18日當天的銷售突破1.5億元。平板電視、空調、水洗等大家電產品銷售量較上周同期增長5倍,3C數碼類產品銷量上漲5倍,日用百貨、酒水類銷量增長3倍,總訂單一日近10萬單。
2017年6月1日,在京東啟動「6·18」後,天貓電器城推出「貴就賠」:用戶在天貓家電會場購買商品,只要比京東貴,就可獲得天貓的現金賠付;蘇寧易購APP首頁打出了「年中第一槍」的口號。
狀況分析
專家分析,京東自身資金鍊緊張,以及提升毛利衝擊IPO,是其失守價格戰的根本原因。當當網CEO李國慶、電商專家魯振旺等均指京東資金鍊緊張,恐難以支撐未來一年的發展。京東傳出IPO消息,但其低至5%的毛利和虧損的狀況,令券商對其估值打對摺。
天貓、噹噹、蘇寧易購等的攪局,是京東店慶價格不給力的重要原因。天貓投入數億元為其平台商家提供補貼,以在價格戰中保持低價優勢。蘇寧易購,噹噹,易訊、庫巴等,也都針對京東618店慶推出重磅活動,庫巴甚至直接打出了狙擊618的旗號。
天貓的平台型B2C,還在商品低價的同時,給消費者提供額外補貼。天貓從6月15日起每天向消費者發放1000萬元的現金紅包,一直持續到6月18日,紅包限定在6月18日使用,對京東形成了直接衝擊。
活動中,早已無利可讓的京東,宣傳將讓利10億元應對價格戰,直接被指為作秀。從18日當天的情況來看,促銷確實顯得缺乏誠意。相對而言,京東要求其開放平台商家參與活動,提供大量「滿額減」的優惠券倒顯得頗有誠意。但受限於開放平台商家的數量,預計此一舉措很難對基本面產生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點對點」的促銷戰是互聯網領域的特殊產物,也是承載行業發展的新載體。從以往的經驗看,如今格局已定的搜索領域和門戶網站也都經歷過如電商現在這般瘋狂的針鋒相對期。
電商作為新興零售業態,已將傳統零售營銷周期的「年月」,細化到周、日甚至分、秒。「電商營銷已經細化到極致,這也預示着這個行業或許即將決出勝負。這輪價格戰偃旗息鼓後,電商格局可能會重新洗牌。幾大行業寡頭決定市場的時代將來臨。」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不少消費者也呼籲,在電商價格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因素對消費者來說變得更為重要,電商除了拼價格之外,也應該在售後服務環節提高服務質量。
年中大促
2015年5月20日,京東發布618戰略,集中全球直供、金融服務、物流配送、移動社交等六大主題。當日,京東的勁敵國美在線在京東總部對面盤古大觀刊出「貴就賠300」的巨幅廣告,隨後國美在線也召開「618」戰略發布會,以國美家、互聯網金融等業務全面對標京東。與此同時,天貓也召開年中大促戰略發布會,拋出了「X計劃」。
2015年6月,「6·18」年中大促,電商號稱投入的精力不亞於「雙11」,實則各家價格上的差異已逐漸縮小,更像是電商們對新近布局業務的一場「拉練」,拼的是各家的「電商生態圈」布局。
「618」對於蘇寧超市板塊來說,是首次大規模「拉練」。倉庫中奔走的員工非常年輕,大多在20多歲,中午為了節省時間,盒飯直接送到了倉庫。
第二個被「拉練」的板塊是「海外購」。天貓深耕「海外購」僅一年,京東「618」前一周才上線「全球購」,面對廣闊的境外「藍海」,電商大搶客戶。
市電商協會人士說,旁觀這場618大戰,京東狂發電商超市優惠券;天貓賣外國冰激凌,化了還包賠,蘇寧易付寶進蘇果……可以說,電商大戰最不缺的就是「玩法」,更不缺噱頭。但「糖衣」包裹下,核心拼的是「電商生態」,這是指從電商商品、物流、服務、互聯網金融等等,全面覆蓋的一種購買體驗。每一次竭盡全力的「拉練」之後,給電商帶來的不僅是電腦後台不斷翻新、飆紅的銷售數字,更是電商戰鬥力的「升級」,誰的電商生態圈最完善,意味着誰的地位愈穩固,地盤愈寬廣。
2017年6月,京東、天貓等電商平台紛紛開啟618年中大促,手機品類是最熱門的3C產品之一。[1]
參考文獻
- 移至 ↑ 電商618促銷戰:還打價格戰? 未來新機會在哪裡?搜狐網,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