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影雷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鋒01

《雷鋒》是董兆琪執導,董金棠、楊貴發、黨同義主演的電影,講述主人公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的成長曆程。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

劇情簡介

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運輸班長,優秀共產黨員。他應駐地附近學校的邀請做了少先隊員們的課外輔導員,為孩子們講述了他在舊社會苦難的童年生活。同學們被雷鋒的悲慘遭遇所感動,同時受到深刻的教育。雷鋒抓住點點滴滴的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毛主席著作,認真領會學習毛澤東思想,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為人民辦好事,而且不留姓名。在看病的途中,他主動幫建築工地運送磚瓦;在傾盆大雨中,他踏着泥濘的小路護送一位農村老大娘回家;他悄悄地寄錢給家中生活困難的戰友的媽媽;為了支援災區,他從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微薄的津貼中拿出一百元錢捐贈出來。然而,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雷鋒同志不幸因公犧牲。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台前幕後

影片講述了雷鋒在短暫的22歲的生命中,實踐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動人事跡。本片負有特定的宣傳教育的使命,是當時的同類影片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它表現出雷鋒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影片選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斷,藉助樸素的白描手法,集中表現了雷鋒大公無私、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這種藝術表現風格與雷鋒的性格相吻合,有效地表現和反映出雷鋒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豐滿生動,成功地塑造了雷鋒的光輝形象。

學習雷鋒好榜樣——觀看電影故事片《雷鋒》有感

雷鋒是60年代部隊大熔爐里鍛煉成長起來一代道德楷模。過去,從雷鋒日記、雷鋒故事、電影《雷鋒》中我們對雷鋒的事跡有了較多的了解。進入市場經濟後,一些人總覺得雷鋒精神已經遠離現實社會,因而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被弱化了。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查擺黨員領導幹部存在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熱切希望雷鋒精神的現實回歸。特別是這次通過再次觀看電影《雷鋒》,更讓我們感到,在新的歷史時期,雷鋒精神千萬不可丟!雷鋒同志留給我們的愛憎分明的立場、刻苦學習的勁頭、樂善好施的追求和甘當革命螺絲釘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世代傳承和繼續發揚光大。

學習雷鋒愛憎分明的立場。雷鋒是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一代青年,舊社會給雷鋒幼小心靈留下的是千仇萬恨,他的家傳僅有一把砍柴刀,母親的一根吊繩,以及他手上的「砍疤」。

雷鋒深深懂得,自己的翻身解放是黨和毛主席給的。因而,在雷鋒的骨子裡,他始終抱定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熱愛,發誓要做一名學校的好學生,單位的好青年,部隊的好戰士,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對舊社會嫉惡如仇。入伍初期,雷鋒聽到國民黨要反攻大陸,顛覆國家政權消息,就積極要求上前線,立志用自己年輕的生命保衛新生的紅色政權。他把對黨和人民的熱愛之情,全部傾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處處為人表率,成為了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勁頭。雷鋒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通過刻苦學習,不斷提高了他的文化知識,增長了工作本領,特別是通過刻苦學習毛主席著作,雷鋒漸漸懂得了許多革命的道理,正如他在日記里寫道:「學習了毛主席著作,使我深深懂得了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我願永遠做一個永不生鏽的革命的螺絲釘」。「人不吃飯不行,打仗沒有武器不行,開汽車沒有方向盤不行,幹革命不學毛澤東思想不行。」正是長期以來的堅持學習,使雷鋒很快成長為一名新時代的道德模範和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學習雷鋒樂善好施的追求。懷着對黨和人民的樸素感情,雷鋒總是走到哪裡就把樂善好施的好人好事做到哪裡。節假日裡,雷鋒在公園裡為少先隊員們講憶苦思甜故事;繁忙的工地上,雷鋒不計名利參加義務勞動;暴雨天裡,他跋山涉水主動為農村老大娘祖孫送行;他省吃儉用,襪子穿破了幾年也不捨得買一雙,而當他知道遼陽地區發生水災,就毫不猶豫地把結餘的100元津貼,全部捐獻給災區人民;戰友母親生病,他以戰友名字為其寄錢看病。正如雷鋒日記所表達的:「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民克服困難是我應盡的責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多麼高尚的人生情懷和人生追求!

[1]

學習雷鋒甘當螺絲釘的精神。雷鋒熱愛自己的工作,工作上服從組織安排,從來是做到「黨叫幹啥就幹啥,黨叫幹啥就干好啥」。正如雷鋒自己所說:「黨和人民需要我做黃繼光,我就去堵機槍眼。需要我做張思德,我就去燒木炭。不管在什麼崗位上,我都要盡一切力量,想一切辦法去為人民服務。」工作中,雷鋒學習開車技術,成長進步很快。他愛護車輛就像愛護自己的生命,成為了軍營中一顆永不生鏽的閃光「螺絲釘」。

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以22歲的光輝人生實現了對新中國道德模範的形象塑造,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之中,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光輝榜樣。在新時代推進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一定要以雷鋒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熱愛本職工作,處處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走到哪裡就把為人民服務的好事做到哪裡,特別是黨員同志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切實發揮黨員的模範和帶頭作用,讓神州處處感受着雷鋒精神的溫暖和人間正氣的蓬勃力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電影在1965年全國上映,引發了強烈反響,董金棠回憶,雷鋒班的同志還曾寫信給他說:「我們的班長又回來了!」

[2]

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電影又陷入了爭端之中,1967、1968年,雷鋒精神受到批評,這部電影也被批評,導演董兆琪在「文革」期間離世。直到1977年,國家開始重新號召開展學雷鋒活動,「這部電影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雷鋒」

陸柱國回憶,那時候,學習雷鋒精神很熱烈,「全國各地都在學習雷鋒。」50年之後,有關雷鋒的作品在競相上演,關於雷鋒的解讀也逐漸變得豐富多彩,陸柱國認為,雖然寫雷鋒可以多角度,有一點不能變,那就是關於雷鋒精神的本質。「我覺得雷鋒這個人物怎麼來創作,怎麼來拍,並沒有固定的框架,說你一定要遵循哪種角度哪種方式,但是不管怎麼寫,都必須先把握雷鋒精神的本質,你可以寫他的少年生活,可以寫他的個人經歷,但是要突出的,還是他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再怎麼拍,也不可能把這一點給拋棄掉。拋掉了,你寫的就不是雷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