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視的記憶(劉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電視的記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電視的記憶》中國當代作家劉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電視的記憶

周末去看爸媽。吃完飯,老爸沙發上一躺,電視的屏幕就如翻書一樣,隨他手上的遙控不停翻動。過了好一會兒,我終於沒有忍住:爸,您究竟想看啥呢?老爸沒理我,在廚房洗碗的老媽一聲怒喊:你天天看多了電視看花了眼,不曉得看哪個台了嗦?

和這聲音幾乎同步,電視屏幕停止了翻動。老媽洗完碗出來,數落老爸:以前沒有電視,你有空就看報紙,現在你有空就看電視,電視節目多了,你還不曉得看啥子了!

聽到這裡,老爸呵呵地笑着表示了同意。這個一輩子老實巴交的農民,脾氣好,在母親面前更沒脾氣。長年的歲月打磨,他們早就形成了一種默契。哪怕是爭吵,哪怕是在生活極其困難的年代

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時候父親在家裡看報紙的情形。那時候除了偶爾鄉村電影放映,幾乎沒有什麼娛樂項目。父親幹完農活的空閒,基本都是在那個昏暗的房間裡看雜書、報紙。如果偶爾入迷忘了啥事,母親生氣了大喊一聲,父親即會撂下報紙快步過去接受指令。

偶爾會有鄉村電影放映,父親或者母親就會帶上特別喜歡攆腳的我趕去看,十里、八里都嫌不遠。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偷猖獗,需要留下一人守家。當然,這個任務常常留給了父親。

後來開始出現了電視,《霍元甲》是我看到的第一部電視劇。方圓幾個村,電視機僅有一台。它的出現,絕對超過某晚要放一部鄉村電影的轟動效應。那個類似放電影的大壩子,堆滿了類似看電影一樣多的人。我稀里糊塗跟着母親,像以前看電影一樣站在一條高木條凳上,趴着母親的背,看着前面黑壓壓的後腦勺。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霍元甲》是個啥東東,不知道,只知道裡面打得好鬧熱,人群喊鬧聲一浪高過一浪。與其說我是在看,不如說我是在聽。就這樣我聽一陣睡一陣,直到結束時人群散開,我才終於看到了一眼那個方形的屏幕,裡面正唱着一首粵語歌。當然,關於粵語歌和霍元甲的含義,我稀里糊塗的小腦瓜都是後來才明白過來的。

《霍元甲》也只看了那一次,因為太遠,得走幾個隊,這是連續劇呢,母親可沒有那麼多精力天天拖一個小屁孩去看。

因為稀少,所以珍貴。這句話是真理。那時的娛樂模式那麼少,所以《霍元甲》就成了人們閒談和回味的話題中心,那首主題歌曲家喻戶曉,唱遍了大江南北。雖然很少有電視放映,歌曲卻依然風靡全國,影響深遠。「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這是睡獅如睡夢已醒。「沖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民族英雄霍元甲所播下的愛國種子,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並迅速蔓延成青山碧林。那時,我小小的心中,開始有了一個風雨飄搖的中國之形象。列強入侵,山河破碎,霍元甲打敗了俄國大力士和日本武士,重新燃起了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激起了民族自信心。

等到終於有了機會再看電視時,已經是電視劇《陳真》了。電視機的主人住公路邊,所以,公路就是人們觀看的場所。每天晚上,一條並不寬敞的公路上擠滿了人群,前面的人坐,後面的人站,再後面的,必須搭高凳子看。偶爾有車開過,拚命按喇叭,人群都捨不得挪開一步,直到汽車師傅生氣地下車來。等車一過,人群便像剛剛撥開的水即刻復原。偶爾看着看着,突然屏幕上一片雪花,信號中斷。此時馬上有人爬上屋頂,把那個用鋁合金條做成的支架「天線」四面旋轉顛來倒去,直到屏幕畫面重新清晰。雖然條件十分有限,但那是我們這個村僅有的一台電視機,我們現在只需爬過一個坡,翻過一道坎就可以到達。那時的我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看懂,但因為每天都有了一個盼頭而過得特別有意義起來。

《陳真》繼承了《霍元甲》中的家仇國恨,在主題曲《大號是中華》中體現得尤為充分。我聽不懂粵語,但每天都能聽見我周圍的人依樣畫葫蘆地唱。那種慷慨激昂,催人奮起保家衛國的情緒,總是能感受到。

再後來,我們隊上有了第一台電視機。印象中《海燈法師》是那個時候的。海燈法師有着高超的武功——一指禪,他是反帝反封建、除暴安良、抗擊倭寇和美帝國主義的英雄代表。那時每天晚上大家都可以坐在寬敞的院壩里,擺着龍門陣等着電視劇的到來。孩子們嬉戲打鬧,大人們閒聊。此時,我們已不需要早早地吃完飯翻山越嶺穿越幾個村子去看電視了,看電視更像人們聚會閒談的一種方式,勞動之餘,休閒放鬆,聯絡感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鄰居家有了一台電視機,這次離家更近了。可以等到《烏龍山剿匪記》《西遊記》《聊齋》等開始時,才跑到鄰居家去。不用再人擠人,不用再站高凳子,不用再早早地吃完飯去等。節目開始才去看,結束才離開。不過父母已經很少去看了,大概是後來看電視因為路不再遠、人不再多,不再需他們帶着我去看。

通過電視,我還看了不少老電影比如《狼牙山五壯士》,抗日先烈們把血肉之軀獻給了那個悲壯的時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五位抗日英雄在狼牙山縱身一躍化作了永恆。還有《上甘嶺》《鐵道游擊隊》《地道戰》等,這些影片,讓我體會到中國革命的艱難、勝利的不易。

直到有一天,我們家終於有了一台電視機。雖然那個屏幕經常要因為人造「天線」的信號問題而雪花片片,但是能夠坐在自己家裡,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怎麼看就怎麼看,是非常愜意的。此時電視機基本已經走入了尋常人家,人們跑幾里路十幾里路去看壩壩電影的時代已徹底結束。電視節目除了戰爭題材的片子外,已經增加了許多娛樂、武術、教育等方面的節目。有了自己的電視,我仿佛要把電視看過癮,有事沒事看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記得看《濟公》後,有一天我便拿了一把爛蒲扇,學着濟公的樣在院子裡又唱又跳了一下午 ,父母幹活回來看到,笑得不行。還有一回我看了一部武打片後,驚異又神往其中的武林高手飛檐走壁的輕功,便常常在地上立放一圈磚頭,輕踩磚頭學練輕功, 希望以後自己也有此般本事。我姐感覺我像個瘋丫頭,在一邊使勁地嘲笑我。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國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我們看的電視節目不計其數,內容已不再局限打江山 ,驅敵寇。新聞,歌舞音樂,武術,言情,改革,創業……各種題材不斷地通過電視進入我們的視野,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從這些節目中,了解和感受到中國各方面的巨大變化。申辦奧運 ,舉國關注。女排奪冠,挑燈歡慶。國慶閱兵,慷慨激昂。火箭升天,無比自豪……那是火熱的年代,是一個民族經過努力奮進而得到解放,又在發展壯大中逐漸變得自信的年代。我隨祖國一同成長,也從電視見證了她從貧窮落後,逐漸走向了強大的歷程。

後來,電視小屏幕換成了大屏幕,黑白換成了彩色,「天線」換成了閉路,再換成了光纖、寬帶,電視節目由幾個台換成了十幾個台,到幾十個台甚至更多。我們也離開了鄉村到了城市,可以看到的電視節目更是層出不窮。現在還有了智能手機、電腦,可以隨時關注到各種資訊,新聞和節目等。社會各方面迅速發展,電視等新聞媒體隨時可以關注。我也曾被光怪陸離、多如牛毛的信息所迷擾,但是,那舊時的時光已在心中紮下了堅實的根,它時時會帶給我心中一份踏實、清醒與自信。

老爸手上的遙控板,還是不太聽使喚,此時電視屏幕又在不停地翻。

老媽數落了老爸一頓,不禁又感嘆萬千,說現在的生活真的是好得太多了。除了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出行方便,就連看個電視選個節目,都眼花繚亂。說着說着,愛叨念的老媽突然難過起來,她又想起了我那早年去世的外公。母親總是說,外公沒有享到一天的福啊,年輕的時候,太累,每天早出晚歸犁田耙地省吃儉用,養活四個孩子,等到孩子們終於長大,外公由於長年勞累,又因為經常下田,腿腳入水,加上長期營養不良,全身浮腫,四十多歲就病逝了。我記得上次清明節,母親在祭拜外公時,一直念叨說外公命苦,沒能享到現在的福,這個社會真的發展太快太好了, 現在的老百姓有吃又有穿,不用像外公以前那麼累了,可以每天吃肉,房子也不會漏雨了。母親還說,外公從來沒有看過電視,用過手機。多想讓外公看看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看看兒女們日子過得多好。我們活在了好時代!

就聽我那個沙發上的老黨員的父親同志連忙對母親說:下次祭拜的時候,我們再給他燒一個安了寬帶的彩電嘛!

父親知道,母親總想把任何好的東西都給外公說,都想讓外公也能享受到。

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總還是和子孫們息息相連。我們的每一個生活的變化,都會通過某種莊嚴的儀式,告知他們,都想和他們分享,不想他們錯過我們的快樂幸福的時光。

所以我們相信,外公現在可以住着不漏雨的新房子,每天可以吃肉,搓着麻將,看上大彩電了![1]

作者簡介

劉君,四川省內江市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資中縣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