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理論·基礎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電路理論·基礎篇》,顏秋容 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簡介
本套教材分為《電路理論:基礎篇》和《電路理論:基礎篇》。
《電路理論:基礎篇》共13章,包含電路模型與基本定律,電阻電路等效變換,電路分析方程,電路定理,含運算放大器的電路,非線性電阻電路,電容、電感及動態電路,一階電路的暫態分析,二階電路的暫態分析,正弦穩態分析,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三相正弦穩態電路,含磁耦合的電路。
《電路理論:基礎篇》共8章,包含正弦穩態電路的頻率響應、周期性非正弦穩態電路、二端口網絡、暫態過程的復頻域分析法、暫態過程的狀態變量分析法、電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基礎、均勻傳輸線的正弦穩態分析、均勻傳輸線的暫態分析。
《電路理論:基礎篇》主要面向電氣、電子、信息、自動化等工程專業教學,將基礎理論、思維方法與工程應用三者結合。適合於討論式、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全書有270道例題,285道緊隨例題的目標檢測題,588道按節內容綜合運用的習題,116道按章內容綜合運用的檢測題,48個拓展與應用問題。採用提出問題、展開分析、歸納總結、例題應用、目標檢測、綜合檢測、工程應用的教學思路,對知識合理分層,既不失去其邏輯性與完整性,又便於根據不同層次的對象選取教學內容。
《電路理論:基礎篇》特別適合作為大專院校電路理論課程教材,也非常適合自學,對於高校教師、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都是非常適合的參考書。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時代的知識結構——湯勝天,搜狐,2016-11-04
- ↑ 陳丹青:何謂人文素質教育? ,搜狐,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