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畿,漢語漢字,拼音是jī,釋義是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畿

拼音; jī

部首; 田

五筆; XXAL

部首筆畫; 5

漢字首尾分解; 戈田

漢字部件分解; 幺幺戈田

筆順讀寫; 折折捺折折捺橫豎折橫豎橫折撇捺

造字法; 形聲

詞性; 名詞

注音; ㄐㄧ

UniCode; U+757F

結構; 上下結構

讀音; jī [ㄐㄧˉ]

基本信息

鄭碼:ZZHK,U:757F,GBK:E7DC

筆畫數:15,部首:田,筆順編號:554554125121534

萬能五筆:XXAL

基本字義

1. 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輔。~輦。京~。

2. 門限,門檻。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田,幾省聲。本義: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

2. 古代王都所領轄的方千里地面。後指京城所管轄的地區 [district in and around the royal capital]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則曰畿也。--《說文》

邦畿方千里。--《周禮·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禮·職方式》

邦畿千里。--《詩·商頌·玄鳥》

視學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畿尉(衛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區);畿兵(駐京都的士兵)

4. 王畿之外的九畿 [province]

乃以九畿之籍。--《周禮·大司馬》。注:"猶限也。"按,九畿,國畿及侯甸、男采、衛蠻夷也。唐虞稱服,周稱畿。

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為中心的我國中原地區)

6. 疆界;地界 [bound]。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為界)

7. 門內;門檻 [indoor;threald]

薄送我畿。--《詩·邶風·谷風》

8. 指田野 [field]

9. 西漢末,王莽改國號為新時,長安西市稱"畿" [west city of the Chang'an]

10. 唐代縣的等級名。京城的旁邑為畿縣 [county]。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縣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合稱"畿赤")

常用詞組

1. 畿輔 jīfǔ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royal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districts] 國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區

畿輔某官某妻。--

詞義辨析

1.國都附近的地方

含義:古稱王都所在處的千里地面。後指京城管轄的地區。

示例:京畿、畿輔。引申即謂方千里。

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孔穎達疏:"制其畿方千里者,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國城,面各五百里。"一般來說,王城叫"王畿",王城以外,方五千里以內,每五百里為一畿,共九畿,也稱"九服",以王城為中心,由近及遠共有侯畿、甸、男、采、衛、蠻、夷、鎮、藩等九畿,加上王城方五百里,共方五千里。然亦有他說。《詩.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國語.楚語上》:"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而至於是有畿田。"韋昭注:"方千里曰畿。"

2.通假字,通"譏、幾"

釋義:音同形近的通假--六書中的形聲字,有一些字左邊是部首,代表義符,而右邊代表聲符。例如江河二字,左邊水為部首,是義符,右邊為聲符。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即依字的形體右邊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

本字:通"譏、幾"

考證:

幾--《說文》:"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則言畿也。從田畿省聲。"遠近是相反字,二字只作一字解,這裡作"近"義。故有"京畿"或"畿輔"之稱。

◆《爾雅》說:"幾,近也。"

分析:

◆畿、譏、幾三字實為一脈,同音通義。(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入門》(油印本),廣西師範學院教材部,1962年2月;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8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畿(現簡體字為"幾")亦有近義。

◆記、幾音近,故近亦可作畿用。

3.貨幣單位

含義:畿尼

英文:george

釋義:【英】刻有喬治像的半克朗(一畿尼)貨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ࠀ�渠希切,音祈。《說文》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曰畿。《詩·周頌》邦畿千里。《傳》畿,疆也。《周禮·地官·小司徒》九畿。

《疏》王畿外仍有九畿,謂侯甸男采衛要內六服,夷鎭藩外三服,四面皆有此九畿,相去各五百里。《正字通》古者王國千里曰王畿。自是以往,每五百里為一畿,通天下為九畿,故因之約方千里為一畿。

又門內曰畿。《詩·衛風》不遠伊邇,薄送我畿。《傳》畿,門內也。

又限也。《增韻》門限也。《韓愈詩》白石為門畿。

又或作圻。《左傳·襄二十五年》天子之地一圻。《注》封圻也。當作畿。[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