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疆,jiāng,從土,彊聲,形聲字。

(1) 指事。從土,從弓,從畺( jiāng,田界)。從「弓」,表示以弓記步,即以弓來丈量土地。本義:田界。

(2) 同本義[field]

畺,界也。從田,三其界畫也。指事。——《說文》

地域,領域,邊界:~土。~宇(國土)。~界。~場(戰場)。~陲(邊境)。邊~。海~。

2. 極限:萬壽無~。

劃分界限:「楚子~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疆
  • 部   首;弓
  • 發   音;jiāng或qiáng
  • 屬   性;詞語二簡字畺

會意字。本作畕,從二田會意。後分兩路發展:一路是兩個「田」字上中下有三條橫線,當為羨畫。此種寫法有作者,如字形5,當為訛體;另一路是兩個「田」的旁邊加「弓」,「弓」是丈量田地的用具,表示劃定田界需要丈量。後一種寫法也有不同異體,有的在兩「田」之間沒有羨畫,如字形3。有的則有羨畫,而且可多可少,其中多為上中下三畫者,與《說文·弓部》訓「弓有力」之「彊(強)」為同形字。

春秋戰國時期,又加意符「土」或「阜」,如字形10、11,使與土地有關的意思更加明顯。從「阜」者僅偶見,從「土」者則發展至今。其中「土」的位置頗不固定,或在「弓」之下,或在「畺」之下,隸變後,「土」移到了「弓」的左下角,才最後定型。「畺(疆)」的本義是田界。《說文》:「畺,界也。」 《周禮·春官·肆師》:「與祝侯禳於畺及郊。」《國語·周語上》:「恪恭於農,修其疆畔,日服其鎛,不解於時。」引申為國界、邊界、邊際、止境、疆土、疆域等。通「彊(強)」,強盛。《呂氏春秋·長攻》:「凡治亂存亡,安危疆弱,必有其遇,然後可成。」

詳細字義

〈名〉 1. (指事。從土,從弓,從畺( jiāng,田界)。從「弓」,表示以弓記步,即以弓來丈量土地。本義:田界)

2. 同本義[field]畺,界也。從田,三其界畫也。指事。——《說文》疆埸有瓜。——《詩·小雅·信南山》有掌疆。——《周禮·夏官》

3. 又如:疆隴(田界);疆畛(地界;界限);疆畎(指田地,壟畝溝渠)

4. 引申為國界、邊界[border]出疆必請。——《禮記·曲禮》固封疆。——《禮記·月令》

5. 又如:疆宇(疆界的四陲。引申為國土);疆吏(駐防邊疆的官吏);疆事(邊疆的事故。多指邊界的衝突、爭執而言);疆略(疆界;境界);疆圻(疆界)

6. 疆域[territory制其畿疆而溝封之。——《周禮·大司徒》禳於畺及郊。——《周禮·肆師》。註:「五百里。」按,王畿界也。

7. 又如:疆易(疆土,領土);疆壤(地域);疆地(疆土,領土)

8. 止境;窮盡[limit]以逞無疆之欲。——《左傳·成公二年》

9. 又如:疆理(境界;界限);疆頓(停留不能前進)

10. 古同「彊(強)」,強大。例;《易經》開篇天行健君子以自疆(強)不息。 〈動〉

1. 劃定界限[delimit]先王疆理天下。——《左傳·成公二年》

2. 又如:疆里(界限,指定的範圍) 〈形〉

1. 通「強」。強大;強盛[strong]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疆。——《風俗通義·窮通》

2. 又如:疆固(強盛堅固);疆毅(剛強堅毅);疆直(剛強正直)

常用詞組

1. 疆場jiāngchǎng

[battlefield] 戰場 喋血疆場。

2. 疆界jiāngjiè

(1) [border]∶國界

(2) [boundary]∶邊界,分界線。

3. 疆土jiāngtǔ

[territory] 指一個國家的領土。

疆土新辟。——清·洪亮吉《治平篇》

4. 疆埸jiāngyì

[border defence] 邊界,邊防。

中田有廬,疆埸有瓜。——《詩·小雅·信南山》。毛傳:「埸,畔也。」孔穎達疏:「以田之疆畔至此而易主,名之為易。」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奉疆埸之任。——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英文翻譯

1.the boundary; the border; the frontier

2.a limit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良切,音姜。《說文》本作畺,界也。《易·坤卦》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書·泰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詩·小雅》萬壽無疆。《箋》疆,竟界也。《左傳·桓十七年》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注》爭疆界也。

又《詩·大雅》迺疆迺理。《朱注》疆謂畫其大界。《左傳·宣八年》楚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注》正其界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掌疆。《疏》掌守疆界,亦是禁戒之事。

又《集韻》或作彊。《賈誼·新書》衞侯名辟彊。辟彊,天子之事也。諸侯弗得用,衞侯更名毀。 又或作壃。《史記·晉世家》出壃乃免。

又《正韻》蠶白也。

又《集韻》《正韻》𠀤巨兩切,強上聲。《周禮·地官·草人》疆㯺用蕡。《注》疆㯺,疆堅者。《釋文》疆,其兩反。

又《字彙補》北方謂土焦曰疆。見轉注古音。

方言集匯編輯 播報

◎ 贛語:jiɔng1

◎ 客家話:[海陸腔] giong1 [東莞腔] giong1 [沙頭角腔] kiong1 [寶安腔] kiong1 giong1 [台灣四縣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梅縣腔] giong1 kiong1 [客語拼音字彙] giong1

◎ 粵語:goeng1[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