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疏勒河[1] 古名「籍端水」或「冥水」,中國甘肅省第二大內陸河,也是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水系之一。疏勒是蒙古語譯音,為「水豐草美」之意。
河域特色
- 源於祁連山脈西段的沙果林那穆吉木嶺,上游匯集托來南山南坡與疏勒南山北坡的諸冰川支流,穿大雪山—托來南山間峽谷,入昌馬盆地,左岸匯入小昌馬河後,出昌馬峽進入走廊平原地段,向北分流於大壩沖積扇面,形成河西走廊最大最完整的沖積扇,有十道溝河之名。
- 在玉門鎮一帶匯集後轉而西行,沿途接納踏實河(又名榆林河)、黨河後,注入敦煌市東南的哈拉奇,現尾閭為間歇性河道,消沒於甘新邊境的鹽沼之中。
- 過去歷史上,疏勒古河還曾穿過阿奇克塹谷地最終匯入新疆境內的羅布泊。由於大量引灌和入滲等原因,其支流白楊河、石油河、踏實河、黨河、安南壩河等均不匯入幹流而自成體系。
- 疏勒河橫跨青海、甘肅、新疆三省區,幹流全長670公里,流域總面積達4.13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徑流總量10.31億立方米,是中國大陸上少有的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內陸河。全流域內分布戈壁、綠洲、荒漠、草場和風蝕荒地,年降雨量47-63毫米,年蒸發量3033-3246毫米,是典型的大陸荒漠乾旱型氣候。
- 流域主要位於疏勒河中下游沖積平原和祁連山北麓洪積傾斜平原上。是河西走廊內海拔最低、氣溫最高、太陽輻射最強、日照時數最長、年降水量最少、年平均風速最大和≥8級大風日數最多的地區。
- 疏勒河及其支流組成的統一的內陸水系實際上在半個世紀前已經解體。各支流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較小的內陸水系。
- 水源於硫勒南山的沙果林那穆吉木嶺。流經昌馬峽、玉門鎮,注人玉門的安西盆地。流至黃閘灣轉向西北,到橋灣流向轉為正西,於羊橋子納黨河後人哈拉湖。但因地處西睡,人煙稀少,到80年代中期,全流域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公里2人。
灌溉區概況
- 疏勒河流域灌溉區,位於河西走廊西端。
- 流域主要灌區有昌馬河灌區,雙塔堡水庫灌區和黨河水庫灌區。
- 已發展灌溉面積106萬畝,人均占有水地4.6畝,是全河西乃至全省人均占有水地面積最大的灌溉區。
- 灌區開發歷史悠久,曾培育出古絲繃之路歷史名城—敦煌。
地理氣候
在暖溫帶極乾旱氣候背景下,項目區普遍發育的地帶性土壤為棕漠土,植被主要為溫性荒漠植被類型。疏勒河沖積平原則為草甸和沼澤,但其中大部分已開發為人工綠洲。沖積平原兩側與洪積傾斜平原交匯帶為草原化荒漠與荒漠草原。
參考文獻
- ↑ 疏勒河終端湖「哈拉奇」近300年後重現,每日頭條,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