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疑惑豬籠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疑惑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dubia)是蘇門答臘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在拉丁語中「dubia」表示懷疑的,疑惑的。其種加詞「dubia」來源於拉丁文,意為「疑惑的,困惑的。

疑惑豬籠草的特點在於其籠蓋與籠口的夾角幾乎都會超過180°,與其他之間存在着密切近緣關係一樣,其也會產生黏稠度極高的消化液。

形態特徵

疑惑豬籠草的原生地的地表植被主要由雙扇蕨屬(Dipteris)和芒萁屬(Dicranopteris)構成。樹木的高度也很少超過3m,少數豬籠草會攀爬至植被頂端。疑惑豬籠草常與裸瓶豬籠草(N. gymnamphora)、泉氏豬籠草(N. izumiae)、馬桶豬籠草(N. jamban)和小舌豬籠草(N. lingulata)生存在同一地區。

疑惑豬籠草為藤本植物。莖可長達3米,直徑3至4毫米,為圓柱形或略呈稜柱形。節間距可長達10厘米。 疑惑豬籠草的葉片無柄,革質。葉片為披針形-匙形,可長達10厘米,寬至2厘米。葉尖急尖,葉基漸狹,包住莖周長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中脈兩側各約有3條縱脈,發自中脈基部三分之一。羽狀脈斜發,不規則,但不明顯。籠蔓可長達15厘米,可能出現籠蔓圈。

疑惑豬籠草的下位籠很少出現。其基部三分之二為窄漏斗形,上部為卵形,中部收縮成籠肩。下位籠的體型都較小,可高達5厘米,寬至3.5厘米。腹面上三分之一具一對的籠翼,其不寬於3毫米。下位籠內表面下三分之二覆蓋着消化腺。籠口為圓形,基部略微向上拉升。唇為圓柱形,可寬達3毫米,具模糊的唇齒。籠蓋為卵形,中部略微突出。無附屬物。籠蓋基部的後方具一根分叉的籠蔓尾,其不長於4毫米。

疑惑豬籠草的上位籠的體型一般較大,可高達8厘米,寬至4厘米。上位籠與籠蔓的銜接處形成一個寬5至10毫米的彎曲。其下半部為管形至漏斗形,側向扁縮。與無刺豬籠草一樣,疑惑豬籠草上位籠基部的籠壁之間幾乎沒有間隙。上位籠的上半部為寬漏斗形。籠翼縮小為一對隆起。上位籠的內表面覆蓋着大量細小且略微凹陷的消化腺,其密度為每平方厘米600至900個。其缺少蠟質區。籠口為卵形,水平,基部為急尖。唇為圓柱形或漸開,寬度不超過4毫米。唇齒模糊,間距為0.25至0.5毫米。唇內緣部分約占截面表面總長度的45%。籠蓋為窄楔形,無附屬物,可長達4厘米,寬至0.7厘米。籠蓋末端渾圓,減縮至基部。籠蓋的下表面具大量細小的圓形或橢圓形的蜜腺。籠蓋與籠口的夾角幾乎都會超過180°。籠蓋基本的後方具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其長3至5毫米。

疑惑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短小而緊湊。總花梗可長達8厘米。花序軸可長達10厘米,但通常雌性花序的較短。花梗具苞片,可長達8毫米。萼片為橢圓形-披針形,可長達3毫米。

疑惑豬籠草的大部分組織都無毛被。僅花序偶爾具有稀疏的毛被,及發育中的捕蟲籠具有易脫落的棕色毛被。

食蟲性

疑惑豬籠草與和它之間存在着近緣關係的無刺豬籠草(N. inermis)一樣,會產生黏稠度極高的消化液。這使得無刺豬籠草的捕蟲籠既可以以籠狀的陷阱捕捉獵物,又可以以粘性極大的捕蟲籠內壁黏住過往的飛蟲。疑惑豬籠草也具有類似的捕捉獵物的方法。[1]

生長環境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疑惑豬籠草只分布於特來馬山(Mount Talakmau),但現已發現了第二個疑惑豬籠草的原生地,海拔約1600m。疑惑豬籠草分布於特來馬山海拔1800~2700m處。在特來馬山較低海拔的地區,疑惑豬籠草作為一種附生植物生長于山林中。但當海拔處於2400m以上時,植被已變得十分的矮小,因此那裡的疑惑豬籠草常紮根於地面的苔蘚中。[2]

分布範圍

分布於特來馬山。

多圖

植物學史

H·A·B·布尼梅亞(H. A. B. Bünnemeijer)於1917年5月29日在特來馬山(Mount Talakmau)海拔1900m的地區首次發現了疑惑豬籠草。11年以後,B·H·丹瑟(B. H. Danser)在他發表的開創性專著《荷蘭屬印度的豬籠草屬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對疑惑豬籠草進行了正式描述。丹瑟認為疑惑豬籠草與無刺豬籠草(N. inermis)之間存在着近緣關係。並且他還認為疑惑豬籠草也許是無刺豬籠草(N. inermis)與其他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他寫道: 「疑惑豬籠草與無刺豬籠草(N. inermis)表現出驚人的相似,但又不置於將它們歸為同一個物種。無刺豬籠草(N. inermis)和勞氏豬籠草(N. Lowii)一樣,有退化的窄唇。而疑惑豬籠草的唇較寬,平坦。此外,無刺豬籠草(N. inermis)的捕蟲籠為廣口漏斗形,並且籠蓋較窄。也許,疑惑豬籠草是無刺豬籠草(N. inermis)與另一種寬唇的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邦蘇豬籠草(N. Bongso)就可能是它的親本。因為無刺豬籠草(N. inermis)、疑惑豬籠草和邦蘇豬籠草(N. Bongso)在營養器官方面很相似,並且裸瓶豬籠草(N. gymnamphora)類群中有很多物種都呈現為它們的中間形態。」

丹瑟的描述基於1917年收集的編號為「Bünnemeijer 938」的標本。它是由一個帶上位籠的攀援莖組成的。這個標本現存放於茂物植物園(Bogor Botanical Gardens)和荷蘭萊頓的萊都諾-伯特溫標本館(Herbarium Lugduno-Batavum)。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 Cheek)最後將編號為「Bünnemeijer 938」的標本確定為疑惑豬籠草的模式標本。

在20世紀後半葉,疑惑豬籠草的分類問題重新燃起了學界對豬籠草的興趣。

植物學家倉田重夫(Shigeo Kurata)在1973年發表了關於婆羅洲、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豬籠草的文章。他在其中錯誤的將疑惑豬籠草認為是無刺豬籠草(N. inermis)與塔藍山豬籠草(N. talangensis)的自然雜交種。重夫最後將其命名為梨形豬籠草(N. × pyriformis)。

1986年,羅斯朱迪·塔明(Rusjdi Tamin)和堀田充(Mitsuru Hotta)將疑惑豬籠草和無刺豬籠草(N. inermis)的特徵都放於了邦蘇豬籠草(N. Bongso)的描述中。但實際上,邦蘇豬籠草(N. Bongso)與疑惑豬籠草和無刺豬籠草(N. inermis)在捕蟲籠的形態上有着巨大的差別,並不容易將其混淆。

1997年,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 Cheek)在他們的專著中提到了,來自塔藍山(Mount Talang)編號為「Kurata s.n. SING」和來自帕亞孔布市(Payakumbuh)附近的天普山區編號為「Meijer 6949 L」的標本。實際上後者是細豬籠草(N. tenuis)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但傑布和奇克將其歸入了疑惑豬籠草中。

但之後的學者並不同意這個觀點。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在《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的豬籠草(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2001)中,因其捕蟲籠的差異將細豬籠草(N. tenuis)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克拉克還指出與疑惑豬籠草很相似的編號為「 Kurata s.n.」的標本為一種自然雜交種——梨形豬籠草(N. × pyriformis)。它們的區別在於梨形豬籠草(N. × pyriformis)的籠蓋較寬,展開的角度不會超過90°,且其捕蟲籠的下半部左右籠壁不向內緊縮。此外,梨形豬籠草(N. × pyriformis)的籠口傾斜。

保護級別

由於疑惑豬籠草分布非常局限,因此它被列入了《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等級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由於疑惑豬籠草的上位籠仍具有唇,所以其外觀沒有無刺豬籠草這麼受歡迎。也正因為如此,疑惑豬籠草的野外分布才沒有被受到過度採集的威脅。[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