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病毒性心肌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體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異間質性炎症。可呈局限性或瀰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數可完全恢復正常,但也有部分由於心肌破壞會留有一定的後遺症狀。主要與當時心肌炎發病時心肌受損的程度相關。病毒性心肌炎80%能痊癒,5%~20%可遺留心臟擴大及心電圖異常而致慢性後遺症。[1]

病因

多種病毒皆可引起心肌炎。其中柯薩基病毒b6(1-6型)最常見,其他如柯薩基病毒a、echo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也可能致病。由於柯薩基病毒具有高度親心肌性和流行性,據報導在很多原因不明的心肌炎和心包炎中,約39%系由柯薩基病毒b所致。

臨床表現

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取決於患者的年齡、性別、感染病毒的類型、機體反應性以及病變範圍等因素,輕重差異很大,且不特異,易造成誤診或漏診。輕者幾無症狀而呈亞臨床經過,或症狀輕微;重者可出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猝死

1、 病毒感染史

50%~80%的患者有過發熱、倦怠、全身肌肉酸痛、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樣症狀或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部分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忽略,此時雖無明顯的前驅症狀,但並不能據此而除外病毒感染;亦有在其他病毒感染(如肝炎腮腺炎等)之後而發病。心臟受累症狀常在病毒感染前驅症狀出現1~3周後逐漸出現。

2、 症狀

多數患者症狀輕微而呈亞臨床型或隱匿型,僅有心電圖改變而疑及診斷,或因車禍死亡或死於其他疾病屍解時發現有心肌炎的病理改變。少數患者由於病變瀰漫,出現大面積心肌壞死而呈暴發性發作,表現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在臨床就診的患者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為主訴或首發症狀,常訴心悸、乏力、胸悶、頭暈等,嚴重者可出現暈厥或阿-斯綜合徵。部分患者可有程度不一的胸痛,其原因可能有:①伴發心包炎;②心肌壞死廣泛;③心排血量下降引起相對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④病毒感染引發閉塞性冠狀動脈炎。

3、 體徵

(1)心律失常:最常見,且常是引起患者注意的首發表現。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以期前收縮最常見,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2)心率改變:可見與體溫不成比例的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若表現為心動過緩則應注意是否存在房室傳導阻滯。

(3)心音改變:第一心音減低或分裂,呈胎心音,可聞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嚴重時可出現奔馬律。心包炎時可聞及心包摩擦音。

(4)雜音:心尖區可聞及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與發熱、貧血所致血流速度加快以及心腔擴大有關;亦可聞及舒張期雜音,為心腔擴大引起相對性二尖瓣狹窄所致。雜音強度多不超過3級,病情好轉後多可消失。

(5)心臟擴大:輕症患者心臟不擴大或擴大不明顯,重者心臟明顯擴大。

(6)心力衰竭:重症患者可出現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出現心源性休克。

輔助檢查

1.心電圖

(1)竇性心動過速、緩慢心律失常、一至三房室傳導阻滯、竇房阻滯或束支傳導阻滯。部分患者起病後迅速出現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為猝死的原因之一。

(2)2個以上R波為主的導聯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

(3)2個以上導聯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1mV或ST?段異常抬高或出現異常Q波;有的患者可見R波幅度減低。合併心包炎者常有ST段上升,若單純表現為ST段抬高呈單向曲線,則可能與心包及心包下心肌受累有關。少數病人心電圖可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現為ST段抬高呈單向曲線、病理性Q波。

(4)頻發房性、房室交界性或室早,早搏可為單源、多源、成對,多數室早無固定的聯律間期,提示存在異位興奮灶。可見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動過速,陣發或非陣發性室速,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少見,為猝死的原因之一。

2.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核素心臟檢查,可發現心臟增大、心功能減退等表現。

3.其它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可升高,急性期血沉可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從咽拭子或糞便或心肌組織中分離出病毒。

(2)病程早期有CK、CK-MB、AST、LDH、肌鈣蛋白1或T明顯增高,且在急性期中有動態變化。

(3)在急性期從心內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檢測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4)病毒抗體、病毒特異性IgM檢測陽性。

(5)心內膜心肌活檢進行病毒基因檢測及病理學檢查。

診斷

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前有腸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心臟損害的臨床表現、心肌損傷標誌物陽性、其他輔助檢查顯示心肌損傷、病原學檢查陽性等,確診有賴於心內膜心肌活檢。可參考1999年中華心血管病學會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參考標準。[2]

治療

臨床上無特異性治療,主要是針對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的治療,其具體的治療如下:

1、休息和飲食,應儘早的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進食消化和富含蛋白的食物。

2、抗病毒治療,其主要應用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

3、營養心肌,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時,應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靜脈或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族、ATP、肌酐、環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丹參等。

4、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不是常規的治療,但是對於其他方法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在發病的10到30天使用。

5、對症治療,當病毒性心肌炎出現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率失常時,應進行相對應的對症治療。[3]

視頻

心肌炎 - 原因,症狀,診斷,治療,病理

心肌炎|這個病最喜歡傷害一顆年輕的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