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登東山嶺有感(劉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登東山嶺有感》中國當代作家劉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登東山嶺有感

五月的一個清晨,我們一行人相約前往位於海南萬寧市萬城鎮以東2公里處的東山嶺登高。   

東山嶺,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方圓十多公里,大自然的靈氣給東山嶺造就了旖旎秀麗的美景。七峽巢雲、正笏凌宵、仙舟系纜、蓬萊香窟、瑤台望海、冠蓋飛霞、海眼流丹、碧水環龍,此八景馳名中外。山上古今石刻歷歷在目,尤以"海南第一山"、"南天斗宿"、"洞天福地"、"東山聳翠"等最為壯觀。   

帶着好奇,踏着青石鋪成的台階向上攀登。我們一路看美景,一路拍照留影。登山的路並不是一直向上沿伸,而是曲折迴轉,每上一段石階路便有一段迂迴的平地,走過一段平地,再上台階,開始時並不覺得太累。   

走了一會兒,便見前方一塊石頭上刻有「青峰」二字,心裡忽地一動,難道這裡就是《紅樓夢》里描寫的青梗峰?莫非我們到了太虛仙境?我心裡有些疑惑,卻並沒有說出口。直到看到「一線天」勝景之處的風動石,我才找到了答案,這塊重達百餘噸,能在海風的吹拂和人力的推搖下產生晃動的風動石,據說正是《紅樓夢》里青埂峰下的那塊石頭。「無才去補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我的內心不禁好一番感嘆,石頭如此,人何以堪?   

經過一道由兩尊大石形成的石門時,只見左邊的石上刻有「青雲路」三個字,左邊稍矮的石頭上刻着「石門」二字,我不禁來了興趣。於是尋得同行中擅長攝影的友人替我在入口處拍照留念。心中暗道,我也由此踏上了青雲路。沿途經過潮音寺,見有守寺的工作人員等在一旁,我便打消了入寺的念頭,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形式。   

海南五月的天氣已然很熱,登至半山腰時,汗水早已將衣衫浸透。而同行的友人有的看景,有的拍照,竟然走散了,只剩來自崑崙的友人王澤雄同行。抬頭看上面的山峰依然很高很遠,而雙腳對於腳下的石板路已然生畏,不禁埋怨起台階鋪的尺寸不夠科學,一級台階的寬度踏兩步太小,而踏一步又太大。人累得不想再往上爬,心生退卻之意。幸而有王澤雄一再的鼓勵我說,快到了!快到了!還一邊給我講李綱「東山再起」的故事為我打氣。   

傳說,李綱支持岳飛抗金,被蔡京、童貫陷害,只做了75天宰相就被貶到海南的萬寧。李綱心灰意冷,登上東山,求師傅剃度出家,結果被師傅婉拒,並贈他有東山再起的箴言,結果三天就被招回京城復職。於是留下了「東山再起」的傳說。   

李綱的東山再起似乎是命中早已註定,這跟《紅樓夢》里的人物宿命有着相似之處。然而「東山再起」還有另一段典故。   

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辭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拜訪他,與他飲酒賦詩。前秦南侵,東晉危在旦夕,謝安臨危授命,當了東晉的宰相,率軍在淝水成功打敗前秦軍隊,並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當登上東山嶺之巔時,俯瞰東山嶺美景,別有一番滋味,胸中頓感湧起一鼓豪邁之情。我突然悟到,登山如果不願出力,不願堅持,一定會半途而廢。人生亦然!如果沒有真本領,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即使是有再多的機遇,也難以真正做到東山再起。       [1]

作者簡介

劉霞,筆名芝麻,生於湖北,現居海南,自由撰稿人,主要從事散文隨筆、散文詩、小說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