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雲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雲洞也稱為崆山白雲洞,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西豎鎮,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

游線全長4000米,以溶洞、石柱、石筍等景觀而著名。[1]

簡介

沿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乘車去崆山白雲洞旅遊十分便利。

崆山白雲洞形成於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岩溶洞穴景觀,現已初步探明並開發開放了五個洞廳,游線全長4000米,最大洞廳約2170平方米,主要景點200多處。在已探明開放的五個洞廳中,洞洞連環,廳廳套接,依據其氛圍景象之不同。第一洞廳"人間"寬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間和平景象;第二洞廳"天堂"垂簾懸幕,富麗堂皇,猶如天堂;第三洞廳"地府"怪石林立,陰森恐怖,頗似想象中的地府。第四洞廳"龍宮"樹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龍宮。洞內岩溶造型齊全,單位面積景觀密集,風景形態瑰麗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第五洞廳"迷樂"怪石嶙峋,曲折迂迴,別有洞天。五個洞廳景觀各異,各有特色。整個封閉空間都充滿了琳琅滿目、色彩斑斕的石鐘乳、石筍、石幔、石簾、石 瀑布、石簾花等碳酸鹽造型,其中網狀捲曲的"節外生枝"、"線型石管"、形態奇麗的牛肺狀"彩色石幔"、石簾、晶瑩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在國內其它溶洞中是極其罕見的。洞內的擬人物擬景物多達109處。景觀的體量大小不一,大體量的有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台等。最大的石柱周長達4.3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最大的石幕寬達8米,而最小的景觀石針,直徑僅有幾毫米。還有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鸚鵡石、雄獅等。整個溶洞景觀給人以形態美、線條美、空間美等多種藝術享受,堪稱岩溶造型"博物館"和"地下迷宮"。[2]

出處

崆白雲洞是1988年7月18日由當地農民在開山採石時發現的。"崆山"的由來,據傳是因為當有山風襲來時,整個山體會發出陣陣的轟鳴聲,所以當地百姓稱此山為"空山",此洞被專家譽為"地下熔岩博物館"。臨城縣人民政府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了崆山白雲洞保護開發領導小組,採取了封洞保護措施。後經中國地質大學、地礦部11大隊、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考察和論證,制定了崆山白雲洞旅遊開發規劃。1989年臨城縣投資對溶洞及其周圍旅遊配套設施進行了開發建設。1990年7月1日,崆山白雲洞正式對外開放,同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2002年5月被評為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號稱北方第一洞的"崆山白雲洞。

榮譽

崆山白雲洞對外開放十多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臨城縣政府以崆山白雲洞為依託,以崆山白雲洞為龍頭,集洞、山、水、原始次生林及人文景觀為一體,方圓250平方公里的旅遊帶初具規模。崆山白雲洞、天台山、岐山湖、蠍子溝原始次生林等於2005年已被國土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天台山景區總面積20多平方公里,探險觀奇,一步一景;岐山湖景區以休閒度假、水上遊樂、餐飲住宿、會議服務等項目為主;"避暑勝地"小天池原始次生林;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窯遺址"、"風波亭"等人文景觀,以及地質博物館、邢瓷作坊、岐山湖環湖公路開發、旅遊專線公路建設等建成後,方圓不出5公里的大旅遊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形成,將打造出一段令人心曠神怡的"奇妙旅遊"。[3]

旅遊資源

以觀光遊覽為特色的洞穴資源。崆山白雲洞洞穴面積4200平方米,游線全長2300米。洞體深幽,景觀密集,造堅奇特,精巧玲瓏,奇絕景觀200多處,洞內橫天一枝、玉簪對寶瓶等"六絕"為國為國內罕見。被國內外洞穴專家益為"北方奇觀"、"地下岩溶博物館"、"世界喀斯特風景洞穴世博園"。崆山山脊的古溶洞石筍基群堪稱"世界奇觀"。

以修心養性為特色的宗教旅遊資源。天合山會山除了具有崖陡、頂平、坡緩、林茂的自然風貌外,還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自唐宋以來先後建有慈雲庵、仙岩庵等八人寺廟觀庵。

以度假休閒為特色的風光湖資源。岐山湖最大蓄水量1.7億立方米。建有商周古城、激流勇進、中華名塔園和一批水上遊樂項目。投資用1800萬元的岐山湖銀苑已投入使用,投資2000餘萬元的岐山湖度假別墅群正在建設之中。

以避暑消夏為特色的原始次生林資源。小天地景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平均在1200米以上,全區林地面積6.7萬畝,原始次生林4萬畝,野生植物700多種,野生動物100餘種,盛夏平均氣溫23℃左右,是人們森林探險、攀山狩獵、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以考古觀賞為特色的文物資源。境內共有國保級文物2處(邢窯遺址、普利寺塔),河北省保級4處,縣保級60多處。尤其宋代古塔、明滑方井、角亭、馳名中外的唐宋邢瓷窯遺址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顯示了臨城悠久的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