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匏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匏子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白匏子
‧英文名稱: Turn In The Wind
‧學 名: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m.) Mull. Arg、Croton paniculatus Lam.、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uell.-Arg. var. paniculatus.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 )野桐屬(Mallotus)
‧別 名: 白匏子,白背樹、白背葉、白匏、白葉仔、白面風(台灣)、白鶴葉、白面戟、白桃葉、酒藥子樹、白膜樹、白葉野桐、白泡樹、白面簡、白鶴 樹、白帽頂、安南野桐、穗花山桐、微笑樹、柿糊、帽頂、花山桐,白楸(中國樹木分類學),力樹(海南),黃背桐(廣西臨桂),白葉子(臺灣),Ruhanparakoi(泰雅);Tikkau(排灣)
‧原產地: 中國南部、台灣。
‧分布: 全島低海拔山區向陽處,但尤以北部為多。[1]
莖:樹幹灰白,樹冠平展成傘狀樹形,葉片集生在樹冠表層。
葉:
葉序:單葉,互生 葉形:菱狀卵形,具長柄 葉緣:全緣或 3 淺裂,葉基平貼 2 腺點,常見螞蟻在上面舔食。 葉質:紙質;葉表灰綠,葉背密生白色星狀短絨毛 葉脈:羽狀側脈
花:
花序:單性花,頂生,圓錐穗狀花序,雌雄同株或異株,生於不同花序; 花瓣:無花瓣,花小不明顯 花色:雄蕊多數,黃白色;雌蕊花柱 3 裂,淺綠色 花期:9 ~ 10 月。
果實:蒴果,球形,3 室,外被短毛和柔軟長刺,果序圓柱形,有點像刺蝟的樣子。
果期:11 ~ 翌年 1 月。
種子:3顆,球形,黑褐色,光亮。
傳播:自力[2]
用 途:
1. 木材做木屐、薪炭及小型器具。
2. 生長快速,是崩塌地做植被復育和播種植樹的極佳樹種。
3. 藥用:葉敷腫毒、治創傷,根及果實治跌打損傷。性味:微苦、澀、平。效用:根、莖:治痢疾,陰挺,中耳炎。[3]
特徵
1. 半落葉性中喬木,嫩枝被褐色星狀毛。
2. 葉具長柄互生,菱形或卵形,基部有蜜腺一對,全緣,葉背密被白色星狀絨毛白。
3. 花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序頂生,圓錐形排列,雄蕊多數,雌蕊花柱3裂。
4. 蒴果球形,外被短毛和柔軟的長刺,狀似小螃蟹。[4]
知識與知性
1.在台灣,我們時常可在山上遇見一片片隨風翻飛的白色葉子(葉背處),不用懷疑它們就是原生植物白匏子,而更好玩的是連它們的英文名稱Turn In The Wind,都形容的很傳神!
2.白匏子是台灣低海拔闊葉林中相當常見的原生植物。
3.白匏子為半落葉性的中型喬木,多生長於向陽坡,或成片長於伐採跡地或崩塌地。
4.白匏子因屬大戟科野桐屬植物,而野桐是可是相當不錯且天然的染色植物,因此白匏子一樣也具有不錯的染色效果。
5.從遠處乍看白匏子會誤以為樹梢上停了一隻隻的白鶴,因此它們才有個有趣的別名「白鶴樹」。
6.白匏子和野桐葉形幾乎都呈菱形,但仔細觀看野桐葉子比較圓胖,而白匏子則是呈現瘦長形。
7.白匏子為雌雄異株,它們的木材是台灣早期用作木屐的原料之一,另外它們的根、莖、果實都有不同的藥用價值。葉可敷以腫毒、治創傷,而根及果實則可治跌打損傷。
8.由於白匏子生長快速,因此是崩塌地做植被復育和播種植樹的極佳樹種。[5]
視頻
「五月雪」提早開? 是白匏子的葉子耍魔法!
白匏樹根搗碎 用來敷疔瘡 助傷口癒合2017-07-11 Truku TITV 原視族語新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