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天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天壽宋 陶穀 《清異錄·藥譜》:「白天壽,吳術。」[1]

[]

江少虞:陶谷,自五代至國初,文翰為一時之冠。然其為人,傾險狠媚,自漢初始得用,即致李崧赤族之禍,由是縉紳莫不畏而忌之。太祖雖不喜,然藉其詞筆足用,故尚置於翰苑。 脫脫:⑴ 谷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見後學有文采者,必極言以譽之;聞達官有聞望者,則巧詆以排之,其多忌好名類此。⑵ 自唐以來,翰林直學士與中書舍人對掌訓辭,頌宣功德,箴諫闕失,不專為文墨之職也。宋興,亦采詞藻以備斯選,若谷之才雋,著之敏達,澹之治跡,錫之策慮,冕之敦質,咸有可觀。然豫成禪代之詔,見薄時君,終身不獲大用。及夫險詖忌前,酣鳷少檢,附勢希榮,構讒謀己,皆無取焉。 王夫之:⑴細行不矜,終累大德,三代以下,名臣正士、志不行而道窮者,皆在此也,君以之而不信,民以之而不服,小人以之反持以相抗,而上下交受其詘。歐陽永叔以困於閨帷之議,而陶谷之挫於南唐,尤無足怪也。 ⑵積亂之世,君非天授之主,國無永存之基,人不知忠,而忠豈易言哉?人之能免於無恆者,斯亦可矣。馮道、趙鳳、范質、陶谷之流,初所驅使者,已而並肩矣;繼所並肩者,已而俯首矣;終所俯首者,因以稽顙稱臣,駿奔鵠立,而洋洋自得矣;不知今昔之面目,何以自相對也!則如通者,猶有生人之氣存焉,與之有恆也可矣,若遽許之曰周之忠臣也,則又何易易邪! 畢沅:文翰冠絕一時,自以久次,意希大用。然為人傾側很媢,初作翰林承旨,力排竇儀,儀以是不得相位。及魏仁浦在中書,谷自言出於魏氏,以舅事仁浦,每見,輒望塵下拜。帝素薄之,選置宰輔,未嘗及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