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姑魚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學名:白姑魚

拉丁學名:Pennahia argentata

別 稱:白姑子、

白米子、白口、白江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

目:鱸形目

亞 目:鱸亞目

科:石首魚科

屬:白姑魚屬

種:白姑魚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Houttuyn,1782

同義學名: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1782

英文名:Silver croaker

保護級別:(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白姑魚(學名:Pennahia argentata)是石首魚科白姑魚屬魚類。體延長,側扁,背、腹緣略呈弧形。頭鈍尖,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半圓形的側裂孔。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者為鰓絲的1.5倍。吻端、眼周圍及頰部被圓鱗,余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基有一列鞘鱗,尾鰭基部有小圓鱗。耳石為白姑魚型,即三角形,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T」字型,末端僅彎向耳石外緣。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基起點前,位鰓蓋末端下方,背鰭基和腹鰭基起點相對;尾鰭楔形;第二臀鰭棘略短於眼徑。腹腔膜黑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1-12個,鰾為白姑魚型,附枝24-27對,僅有腹分枝,第二對以後呈翼形開展。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背鰭褐色,軟條部中間有一銀白帶;尾鰭黑色;臀鰭無色;腹鰭和胸鰭無色。口腔白色。鰓腔黑色。鰓蓋後緣具暗色斑塊。 白姑魚為暖溫性近底層魚類。一般棲息於水深40-100米泥沙底海區。有明顯季節泗游習性,春季因生殖集群游向近岸產卵場,產卵場水溫約為20°℃、鹽度33.4‰白姑魚為捕食性魚類,食性較雜,主要攝食底棲動物及小型魚類,如長尾類、短尾類、脊尾白蝦、日本鼓蝦、鮮明鼓蝦、小蟹、矛尾蝦虎魚、紋縞蝦虎魚等。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中國分布於渤海(在渤海灣北起河北的秦皇島、南至天津岐口)、黃海、東海、南海。 [1]

目錄

白姑魚形態特徵

白姑魚 體延長,側扁,背、腹緣略呈弧形。頭鈍尖,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約等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之後;上頜最外列齒擴大為犬齒,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下頜內列齒擴大為犬齒,左右側齒連續不中斷;

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半圓形的側裂孔,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孔小呈弧形排列;頦孔6個,中央4孔在頤縫合處呈梯形排列,前2孔距離較短。鼻孔2個,卵圓形後鼻孔約為圓形前鼻孔的兩倍大。

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者為鰓絲的1.5倍。吻端、眼周圍及頰部被圓鱗,余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基有一列鞘鱗,尾鰭基部有小圓鱗。

耳石為白姑魚型,即三角形,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T」字型,末端僅彎向耳石外緣。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基起點前,位鰓蓋末端下方,背鰭基和腹鰭基起點相對;尾鰭楔形;第二臀鰭棘略短於眼徑。

腹腔膜黑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1-12個,鰾為白姑魚型,附枝24-27對,僅有腹分枝,第二對以後呈翼形開展。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背鰭褐色,軟條部中間有一銀白帶;尾鰭黑色;臀鰭無色;腹鰭和胸鰭無色。口腔白色。鰓腔黑色。鰓蓋後緣具暗色斑塊。

孵仔魚全長為2.38毫米,油球位於卵黃囊的後端稍下方,胚體上具4從明顯黃色素,分布在吻端、眼後、胸鰭後方及尾部中央,肌節12-19對。體長5.9毫米稚魚,腹部、尾部具2-3個黑色素,其中臀鰭後黑色叢在離臀鰭後基1-2肌節處;體長8.3毫米稚魚,體側黑色素位於背鰭第四至第五棘基底和體側正中線中間位置;體長15毫米稚魚,體側黑色素分散呈斑紋狀;體長25.5毫米稚魚,全身黑色素增加,黑色素叢之間界線不清,鰓蓋下色素呈黑色。

白姑魚生活習性

白姑魚為暖溫性近底層魚類。一般棲息於水深40-100米泥沙底海區。有明顯季節泗游習性,春季因生殖集群游向近岸產卵場,產卵場水溫約為20°℃、鹽度33.4‰,主要產卵場水深為40-60米,產卵後在附近海區索餌,秋末返回越冬場,越冬場水深為80-100米。中國黃、東海大致可分為兩個種群,東海群有南、北兩個越冬場,北部越冬場位於長江口和舟山群島外海,偏北分布的魚群常與黃海越冬魚群相混;南部越冬場位於浙江南部到閩中外海,生殖期間魚群向岸靠攏後順着岸線平行方向向北移動,產卵後分布在浙江中部、南部和畫東近海索餌,冬季返回越冬場。在生殖期常發出咯咯的聲音。

白姑魚為捕食性魚類,食性較雜,主要攝食底棲動物及小型魚類,如長尾類、短尾類、脊尾白蝦、日本鼓蝦、鮮明鼓蝦、小蟹、矛尾蝦虎魚、紋縞蝦虎魚等。不同月份其攝食強度有較大差異,5-8月攝食強度較大,冬季則較小。

白姑魚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中國分布於渤海(在渤海灣北起河北的秦皇島、南至天津岐口)、黃海、東海、南海。 國家地區: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朝鮮、馬來西亞、越南。 白姑魚分布圖

白姑魚繁殖方式

中國長江口漁場產卵期為5-9月,盛期為7-8月,產卵最適水溫為20℃左右。懷卵量為5-65萬粒。卵浮性,球形無色透明,卵徑為0.85-0.92毫米,卵膜光滑,卵黃均勻,略呈黃色,油球1個。水溫20.4℃時,受精卵約33小時孵化。

白姑魚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白姑魚主要價值

每百克白姑魚的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質19.1克,脂肪8.2克,能量628千焦(150千卡),鉀382毫克,鈉152毫克,鈣23毫克,鎂28毫克,鐵0.3毫克,錳0.02毫克,鋅0.84毫克,銅0.04毫克,磷171毫克,硒21微克,維生素B0.02毫克,維生素B20.08毫克,尼克酸3.3毫克,維生素E1.49毫克。

白姑魚垂釣方法

選擇碼頭外側、石壩或礁石一側,水流流速每秒1-1.5米,海底系沙地、泥地或泥沙混合型地貌的地方,用3米以上海竿拋30米以外,繞線輪上裝80-100米直徑0.5毫米主線,主線穿一通心活墜,墜以錐形為好,可加速沉底且減少海流阻力不致餌鈎偏位,墜重100-200克。

主線下端邊裝一轉環,轉環下端邊50厘米、60厘,米兩條直徑0.4毫米腦線,腦線上各拴一鈎,鈎以伊勢尼11-13號為宜,鈎尖越鋒利越好。磯釣白姑魚的餌料最好是沙蠶,其次是蝦仁。磯釣白姑魚的最佳時機是潮落三分和潮漲三分前後各1小時左右。垂釣時,將裝好釣餌的餌鈎甩至釣點。待墜子沉海底,搖動釣線稍繃緊。白姑魚咬鈎後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有時竿尖突然抖動,有時釣線猛地松馳下來,有時釣線突然抖動一下。這些都是白姑魚咬鈎的信號,均應立即提竿,但動作不要太大,以免將魚嘴拉豁。

船釣的要點是選准釣位。白姑魚的魚路、魚場、魚窩一般在海島石礁避開急流但又有一定流速的急流與靜水交匯處,流速一般每秒1-2米的地方。找准流速適當的海域還要與潮汐結合起來,小潮汛和落潮滿、漲潮滿相對無潮時就要適當靠近急流處,大潮汛和落三分以上、漲三分以上相對流急時,就要適時避開急流,但船位移動的距離都不要過大,一般移動10-30米即可,使釣位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船釣的釣具可以用海竿釣,釣具匹配與磯釣相似,也可以拽線釣,用直徑0.5毫米主線穿一通心墜,下以轉環連續,轉環下拴雙鈎,鈎腦線長一鈎50-60厘米,一鈎30-40厘米,餌料用鮮蝦仁為最好,其次沙蠶牡蠣肉、青鯰魚片均可。垂釣時,將船停至釣點.將釣餌裝於鈎上,順船邊下沉至水底,然後提拉餌鈎,白姑魚口裂大,咬鈎迅速,當手感沉重時即要迅速提竿。

參考來源

  1. 白姑魚,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