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帶鋸蛺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帶鋸蛺蝶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白帶鋸蛺蝶

界:動物界

鱗翅目蛺蝶科

鋸蛺蝶屬爬行動物

白帶鋸蛺蝶,為鱗翅目蛺蝶科鋸蛺蝶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白帶鋸蛺蝶:別名,為鱗翅目、蛺蝶科、鋸蛺蝶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南部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我國分布于海南、雲南、廣東、廣西、四川,喜在林緣地帶、灌木叢和林窗活動。喜在馬纓丹等蜜源植物上吸食花蜜。

色彩艷麗,是觀賞蛺蝶的極品之一。飛翔姿態緩慢優美,可供喜慶場合放飛,尤其適合在生態蝴蝶園內供有人觀賞,也廣泛用於工藝品製作。喜訪花傳播花粉,在生態系統中起着積極的作用,具有較高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

科目分類:蛺蝶 生存環境:叢林 顏色分類:橙色_黑色 居住環境:樹棲 最大體型:1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1年 適宜溫度:26℃±6℃ 食物飼料:植食

白帶鋸蛺蝶形態特徵

翅展7-10cm。雄蝶正面橘紅色,前後翅外緣黑色鋸齒狀,上有齒形白紋。前翅正面亞頂區黑色,其上有白色斜帶。雌蝶後翅翅面白色,中域至翅基有4-5列黑色斑。雌雄蝶前翅底面的中室內有6條黑橫線。

白帶鋸蛺蝶生活習性

是有群集習性的昆蟲,野外發現的4-5齡期幼蟲群體,大多有10頭以下。幼蟲主要天敵有各種螞蟻、蜘蛛、螳螂、獵蝽和各種小鳥等。

白帶鋸蛺蝶飼養方法

宜室內飼養。懸蛹,灰白色至赭色,長約25mm,寬約10mm。頭部前面有1對灰褐色瓣狀突起,中胸背面突起呈脊狀,胸腹背面有刺突,後胸與腹部第1節的背面凹陷。腹面頭部有2個對稱的金色斑,胸部有4個對稱的金色斑。腹末的臀棘粗大,黑色。

白帶鋸蛺蝶雌雄分辨

黑色與白色相間組成環紋十分顯目,腹足黑色。

白帶鋸蛺蝶繁殖方式

雄蝶早8點後就在寄主植物附近低飛尋找當天羽化的雌成蟲交尾,常見雄蝶追逐雌蝶交尾,雌蝶停下3-4分鐘即可成功交尾,若雌蝶不願意交尾則在林間穿梭飛行以擺脫雄蝶的糾纏,或停在低矮的葉面通過上舉或下垂腹端拒絕交尾,此時雄蝶糾纏數分鐘後離去。1次產卵大多在70粒左右,卵長饅頭形,有卵蓋,殼表有脊紋。初產時淡黃色,近孵化時變成淺黑褐色。 卵生

參考來源

  1. 白帶鋸蛺蝶,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