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族鄉東江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族鄉東江村,地處金山鄉金沙江邊,距金山鄉政府所在地36公里,到鄉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區40公里。東鄰文化,南鄰東風,西鄰向陽,北鄰團結前進。轄存東風、向陽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42戶,有鄉村人口973人,其中農業人口945人,勞動力4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45人。[1]

中文名: 東江村

隸 屬: 古城區金山鄉

地 處: 金山鄉金沙江邊

距金山: 36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15.36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農作物。有耕地面積942.4畝,人均耕地0.98畝,林地178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42.4畝(其中:田40.0畝,地902.4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7800畝,其中經濟林果17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2畝,主要種植冬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草地1470畝;荒山荒地1147畝,其他面積470畝。有銅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200戶通自來水,有4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0%)。有242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52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37戶(分別占總數的63%和57%)。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公里,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7輛,拖拉機10輛,摩托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80畝,有效灌溉率為8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5畝。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2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5萬元,占總收入的39%;畜牧業收入68萬元,占總收入的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45頭,肉牛404頭,肉羊1400頭);漁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5%;林業收入23萬元,占總收入的8%;第二、三產業收入40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18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6年油桃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油桃、芒果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冬桃產業。擁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90戶。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42戶,共鄉村人口973人,其中男性487人,女性486人。其中農業人口945人,勞動力478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是納西族、漢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51人,納西族480人,其他民族172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7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6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8公里。該村的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的基礎衛生設施缺乏建設資金,人畜混居的農戶214戶,占農戶總數的98%。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50萬元。大力發展生產、村容村貌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4所,校舍建築面積486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04人,距離鎮中學3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5人,其中小學生104人,中學生48人。為了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該村準備籌建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府扶持。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45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400個(勞均1.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90萬元,有固定資產7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9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7人,少數民族黨員45人,其中男黨員53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2007年被評為金山鄉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55人。該村團總支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2005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人文地理

全村轄向陽、東風、前進、躍進、先鋒、團結6個村民小組,共242戶,農業人口967人,村民委員會在前進村。全村總面積22.8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79.6畝,旱地714.6畝,人均占有耕地0.74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547.6畝,產糧55.32萬千克,人均有糧572千克。年末,生豬存欄830頭,出欄1186頭,肉產量89噸。大牲畜存欄118頭,羊存欄1420隻。農村經濟總收入234.85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94元。全村有完小1所,村小3所,在校學生10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後、人畜飲水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產業,種植面積10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000頭、牛1500頭、羊2000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740元增加到3000元。

視頻

洪家關白族鄉貧困戶喜領分紅133.48萬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