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族舞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族舞蹈

 

 

 

白族舞蹈,是我國白族的民族舞蹈。白族民間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唐人樊綽的《蠻書》。其中「蠻夷風俗第八」載:「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這種習俗,在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南詔傳》,元代李京《雲南志略》,明代楊慎《滇載記》,清代周之烈《鴻雪詩鈔》中,都有記載。 白族民間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種。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的是「霸王鞭舞」,它不僅在 「繞三靈」、「鬧春王正月」、「田家樂」三種民俗活動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慶佳節中都有表演。

白族介紹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歷史悠久,文化比較發達的民族之一。

關於它的族源,有以文獻為據的「甘、青氐羌遷徙說」,有按考古發掘論斷的「土著說」,有根據民族形成過程的「遷徙、土著融合說」,雖無定論,但都說明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他稱較多。兩漢時的「昆明」和三國、兩晉以後的「叟」都與白族有淵源關係。唐宋史籍白蠻」,元明稱「白人」,明清以後稱「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本民族的統一族稱。

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無書面文字,在民歌、大本曲、戲曲和民間歌舞的唱詞中,多借用漢字記白語。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南桑植縣,四川西昌地區和貴州華節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詔,宋代大理國的都城。相傳早在漢武帝時,葉榆(今大理)人張叔、盛覽曾向司馬相如習經學賦。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詔擊滅五詔,攻占大厘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大理地區建立起南詔政權。此後,南詔向唐王朝頻繁派遣友好使者及送子弟到成都學習漢文化,大量傳入了中原的文化典籍。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詠過南詔的歷史。

舞蹈介紹

元明清之世,旅行家馬可·波羅、徐霞客曾到此並寫有遊記。在繪畫、雕塑藝術中,有劍川石寶山的南詔石窟浮雕,《南詔國史畫卷》和大理國《張勝溫梵像畫卷》、其中,「梵像畫卷」繪有三十三個飛天舞人和十七個翼獸形舞神。

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南詔王鳳伽異從長安把唐玄宗所贈的胡樂和龜茲樂兩部帶回南詔。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派楊嘉明帶二百餘人的歌舞團去長安獻《奉聖樂》,擅長音律的成都節度使韋皋進行加工「用黃鐘之均,舞六成,工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整個《奉聖樂》分四部:一、龜茲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軍樂部。《奉聖樂》有較高的技巧和優美的舞姿。「唐德宗閱於鱗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見《新唐書》)《南詔奉聖樂》繼承了西南古代民族的傳統音樂與舞蹈,同時也吸收了中原、西北以至緬甸、印度(天竺)的樂舞而形成完整的歌舞藝術。唐王朝把它列為十四部樂之一(見《唐會要》)。說明唐時大理地區的歌舞藝術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較早記述白族霸王鞭舞的是清咸豐年間大理詩人段位寫的《繞三靈竹枝詞》,其中對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敘述得頗為詳盡。說明在清代霸王鞭即已流行大理地區。

白族霸王鞭有各種套路,打法名目繁多,計有百種。除大理繞三靈中的霸王鞭外,洱源縣的鬧春王正月與田家樂中的霸王鞭,以及劍川的石龍霸王鞭、雲龍霸王鞭和賓川霸王鞭都各具特色。

在繞三靈中,跟霸王鞭聯袂而舞的還有八角鼓與「雙飛燕」兩種舞蹈。繞三靈只在大理古城附近進行,因而這兩種舞蹈也只流傳在洱海周圍。

「哩格高」與「打呀撒塞」,白族又叫「打歌」。它產生的時代,無可靠的資料可稽,從歌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看,可能與白族先民的遊牧、狩獵生活有關。如洱源西山的哩格高,是唱、走、舞融為一體,以唱為主,動作緩慢抒情。劍川東山的打呀撒塞,動作簡單古樸。更多地保留了白族原始歌舞的特徵。

龍獅舞也是古老的白族民間舞蹈。白族地區古代湖澤遍布,不僅龍的神話傳說特別多,且樓堂亭閣多有龍的雕刻。今大理市,尚有「龍首關」、「龍尾關」和「黑龍橋」等地名。白族的龍舞從造型到表演,都有獨到的特點。如劍川白族求雨時的「龍舞」是用柳枝紮成。大理白族的龍舞,龍頭、龍身和龍尾互不銜接,舞起來大幅度的轉動比較自如,遠看卻有有渾然一體之感。清《大理縣誌》載:「元夕,家家燃燈,亦有魚龍走馬及鰲山諸戲……遊人歌舞達旦。」可見龍舞在大理清代就很盛行。白族地區的獅舞由來已久。

特定情況進行

白族民間舞蹈(包括民俗活動),通常都在三種特定情況下進行:

第一種是在傳統節日中表演

白族民間節日很多,除與漢族相同的傳統節日外,還有本民族獨有的本主節、三月街、火把節、拜二月、石寶山歌會等二十多個。幾乎月月有會「白鶴舞」、「鹿鶴同春」、「鳳趕麒麟」、「耍牛」、「耍馬」、「耍刀」等民間舞蹈和民俗活動都在這些民族節日進行。

鬧春王正月,白語叫「搭哲娃芝高」。流傳於洱源鳳羽鄉。

鬧春王正月的起源,據包大邑村老藝人李紹谷等人的介紹,是明萬曆年間,由任湖廣宜彰縣知縣的包大邑人張大觀,將那裡所見的「迎神會」帶回來,糅進了本地的民間習俗而形成的。還有一說是懲罰正月生嬰兒的父母:因正月生的嬰兒推算應是頭年栽秧季節時懷的胎,而農村要求芒種時節,青壯勞力要全力以赴栽秧,不違農時,所以要懲罰那些不守這一鄉規民約之人。 鬧春王正月一般在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八日舉行。地點往往選擇在鄉村廣場。活動之前,由村中群眾自報扮演角色,角色有堂官、副官,背弓箭者,有傳牌、衙役、甲長,漁、樵、耕、讀、工、商者,啞子、啞女、打蓮花落者,教師、算命先生,神漢、齋公、齋婆和正月路子——「沖犯春王者」,計約三百餘人。其中女角,多由男扮女裝,各個角色都有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開始前,先由打扮成古怪滑稽的傳牌人,手敲銅鑼,步行或騎馬到附近鄉村,傳呼「鬧春王正月!」以招徠觀眾。演出順序,除「迎接堂官」、「審訊犯人」、「宣讀聖旨」等幾場,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演出外,其餘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各占一個場地進行。整個村子分成幾個場地進行表演或在同一場地交替表演。各場演出中有霸王鞭,「跳神」等舞蹈穿插其間。道白和唱詞大都正意反說,或採用白語的諧音詞以逗趣。待傳牌者將「犯人」從受罰人家中提到大堂前進行審訊,「犯人」認罪認罰後,表演便進入了高潮。 鬧春王正月現已不多見,有逐漸被田家樂取代的趨勢。

蘭坪縣白族那馬人農曆二月初八至十五日舉行的「杯日往」,又稱「跳二月」,漢語稱二月會」。是一種大型集體歌舞祭祀活動。跳杯日往,表演者要有六個祭師,代表六個家族,有武士(稱「產資告」),男扮女裝的金宮娘娘,有「跳天宮、破天獄」的天干,有戴紅面具的吳三桂、黑面具的馬三寶及仙子,仙女等。程式內容十分龐雜,表現了當地白族群眾對本主、英雄、祖先的崇拜。

第二種是在農事勞動、栽種或收穫季節中進行

如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傳於大理、洱源、劍川、雲龍、賓川等縣種植稻穀的農村。

田家樂演出一般在每年農曆五月,栽完秧以後,在各村廣場舉行。有時也應邀到鄰近村寨表演。它的組織者,一般由生產能手擔任,稱「秧官」和「副秧官」。秧官負責統籌安排秧賽會各種活計,副秧官負責秧會的生活、記工和收支賬目。 田家樂的演出,習慣在籌辦秧賽會的班子內分配角色。各縣的田家樂各有特色,但表演程式大致相同。整個活動,場面大,角色眾多,可達八、九十人。除秧官、副秧官外,有扮成漁翁、樵夫、犁田老夫婦、啞子、啞妹的,有扮成水牛、黃牛、懶漢、挖田農夫、教師、從事小手工業者,以及挑擔貨郎等;還有打霸王鞭的姑娘。表演開始前,秧官頭戴一頂用秧苗做成的「頂帶花翎」帽,身穿馬褂長衫,騎高頭大馬,左腳穿一隻草鞋,右腳穿布鞋,由馬夫牽馬前行。大隊人馬走鄉串寨,邊走邊唱,一直行進到中心廣場集中表演。

田家樂的表演採用白族的語言、音樂、服飾和道具。表演時鼓樂高奏〔大擺隊伍]、[栽秧調]、[龍擺尾]、[龍上天]、[蜜蜂過江]等瑣吶曲牌。霸王鞭、白鶴舞、跑馬、旱船、蚌舞等民間舞蹈穿插其間,在廣場內繞行表演。扮演各種農事活動和各行各業的表演者,演唱用白族「吹吹腔」,唱詞幽默生動,表演惟妙惟肖,氣氛顯得熱烈歡快。「耕田」是其中的主要內容,犁田老漢的妻子(男扮女裝),看了令人捧腹。整個田家樂的活動囊括了水稻栽插勞動的全過程,表現出內涵豐富的白族農耕文化,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爽朗樂觀的性格和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希冀。

另有一種田家樂,它直接貫穿在生產勞動之中,如大理農村的「開秧門」活動。開秧門又叫「栽秧賽」,賽前秧旗插在田邊地頭,嗩吶鼓樂齊奏。比賽開始後,落後者很容易被插秧能手用秧苗插在前後左右,將其困在秧田之中。此時有奏瑣吶的人,下到田裡,用嗩吶對着他的背後吹,以示敦促。

大理田家樂將勞動生產與文娛活動融為一體,作為一種民俗活動,越來越受到白族人民的喜愛。

第三種是在祭把儀式和宗教法事中表演

白族信奉巫師、本主、道教和佛教,所以祭祀儀式和宗教法事的活動也很多。規模最大的是本主祭祀活動。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的意識形態,白族村村寨寨仍有本主祭祀活動。在舉行迎送或祭祀本主時,有的本主廟會跟祈求風調雨順的「踩馬」和農作物豐收的「耍牛」結合起來,邊舞邊唱,以嗩吶硭鑼伴奏,頗為熱鬧。

大理的巫舞跟本主祭祀以及「接金姑」的習俗活動聯繫在一起,一般由兩個以上的巫師一唱一和,多時可十餘人同舞。在舞蹈過程中,圍觀的群眾可加入同唱同舞,且有一定的程序,過去巫師之間都有師承關係,舞蹈時也是由巫師帶徒弟,執單面扁圓鼓(當地稱羊皮鼓),男巫動作古樸、粗獷、單一;女巫則擺胯、顧盼、或俯或仰。劍川的巫舞一般在本主廟中進行,由巫婆神漢表演。舞蹈有不少程式化的動作,如「胸前叉香」、「雙甩香」、「內外繞花」、「雙甩花」等。洱源的巫舞,大致分兩種情況進行:一是以村鄉為單位的祭祀場合;二是家祭。家祭有接魂、摸底、問魂、對答、送魂等步驟。巫師僅在偏僻村莊還有個別活動。

大理的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大乘又有密宗和禪宗的不同。密教在唐代南詔國時期便在大理流行,而禪教則在宋末元初傳入大理。在佛教法事活動中進行的佛教樂舞,現僅在洱源鳳羽、煉鐵,劍川的甸南、沙溪、金華等鄉鎮少量流傳。有「繞壇」、「瓶花舞」、「花寶花舞」、「蓮花燈舞」、「劍舞」等數種,多數是在寺廟的大殿或信教人家做法事時表演。

山區還有一種圖騰崇拜和原始自然崇拜的祭祀活動。如雲龍長新區大達鄉的「搭高鍋」,漢譯是「喪葬舞」或「圍棺舞」。舞者均為男性青年,手牽手圍成一圈,圈內停放棺材,正面和頂部燃蠟燭。在若明若暗的燭光下,舞者逆時針方向轉動,節奏中速,氣氛憂傷悲壯。這種舞蹈含有「靈魂不滅」宗教色彩。

白族民間舞蹈一脈承傳,根基彌壯,無愧為白族傳統文化的瑰寶。[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