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果樹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果樹皮
t01b908978cb60c3b4e.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812348&sid=859198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白果樹皮

漢語拼音:Bái Guǒ Shù Pí
別名:銀杏皮樹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脾、小腸經
功能:具有燥濕解毒的功效
主治:牛皮癬

白果樹皮,中藥材名。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具有燥濕解毒的功效。主治牛皮癬。[1]

中文名稱白果樹皮漢語拼音BaiGuoShuPi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脾、小腸經

藥理簡介

中文名:白果樹皮

拼音:Bái Guǒ Shù Pí

出處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

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

化學成分

含鞣質。內皮含莽草酸。木質部分含纖維素41%,半纖維素26%,木質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大量棉子糖。心木用乙醚提取,得揮髮油5%(其中含倍半萜成分銀杏酮),d-芝麻素0.52%以及一種熔點為77~78℃的結晶C17H34O-0.15%。枝含廿六烷醇、輜醇,雄樹枝甾醇的熔點是134℃,而雌樹枝甾醇熔點是137℃,雌雄樹枝都含有棉子糖。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圖說》:"燒灰,調油搽牛皮銅錢癬。"[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白果樹皮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白果樹皮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