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果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果鎮,白果原名白杲,1958年白杲獲周恩來總理親自頒發的「農業先進單位」獎狀,白杲誤筆為白果,遂易其名。白果屬綜合性新型城鎮,工、農、商並重,全面發展。2001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重點建設的200個中心鎮之一。鎮政府駐白果,人口75959人(2017年),面積168平方千米(2017年)。轄1個居委會、51個村委會。白果交通便利。旅遊有明山水庫[1]

中文名: 白果鎮

外文名: Baiguo Town

別 名: 白杲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湖北省

地理位置: 麻城市南部,與武漢新洲搭界

面 積: 168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白果、麻溪河、徐家咀等村

政府駐地: 白果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區碼: 4383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5959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明山水庫

機 場: 麻城通用機場

火車站: 周鐵崗火車站(貨運)

車牌代碼: 鄂J

建制沿革

1958年為白果公社,1982年改縣轄鎮。1996年,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8.4萬人,轄梁家畈、景家山、箭場崗、榨樹鋪、木牌樓、白羊崗、黃邊墩、王家畈、劈金山、鄭家寨張獅腦、七棵松、萬家崗、覓兒山、黃家崗、徐家擋、吳家台子、望花山、黃大畈、滴水岩、鬧市河、趙家堰、胡家松林、沙塘窪、管家竹林、樓子、曾垸、聯盟、陳鋪、姜鋪、龔埠、冷鋪河、談家畈、九家涼亭、周家大垸、夏家沖、渡橋、兩河口、大屋河、明山、學堂崗、大芭岩、明山水庫43個行政村和白果鎮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白果,人口95510人,面積136.2平方千米,轄白果鎮居委會和麻溪河、徐家咀、朱家寨、煙墩崗、四山廟、詹家集、董家河、馮氏祠、梁家畈、景家山、箭場崗、榨樹鋪、木牌樓、白羊崗、黃連墩、王家畈、劈金山、鄭家寨、張獅腦、七棵松、萬家崗、覓兒山、黃家崗、徐家凼、吳家台子、望花山、黃大畈、滴水岩、鬧市河、趙家堰、胡家松林、沙塘弇、管家竹林、樓子、曾垸、聯盟、陳家鋪、姜家鋪、龔埠、冷鋪河、談家畈、九家涼亭、周家大垸、夏家沖、渡橋、兩河口、大屋河、明山、學堂崗、大芭岩50個行政村,以及明山水庫。 行政區劃編輯 語音

轄龔家埠村、梁家畈村、景家山村、箭場崗村、姜鋪村、陳家鋪村、九家涼亭村、木牌樓村、明山村、名龍湖村、渡橋村、三福村、榨樹鋪村、胡家松林村、望花山村、鬧市河村、趙家堰村、民福村、胡家樓子村、團倉村、覓金山村、鄭家寨村、張獅腦村、松樹崗村、尚崗村、朱家河村、麻溪河村、石興村、談鋪村、四山廟村、占家集村、馮氏祠村、紅旗新村(紅旗社區)、五行宮村(社區)、白果街道社區。

經濟

全鎮耕地面積70050畝,其中水田面積49680畝,旱地面積20370畝,水田中灌溉面積37923.2畝。白果是全市主要糧產區,農業主要作物有稻穀、小麥、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紅苕、黃麻等品種。2005年糧食總產36097噸,皮棉693噸,油料3941噸。農業產值19112萬元,耕作機械161台。

1986年以來,白果、麻溪河兩個鄉鎮大力推廣雜交稻等糧食優良品種,推廣應用面積達到90%以上。糧食畝平單產提高200—300斤。棉花普及了營養缽育苗移栽,二十年期間,單產提高100%,創畝產皮棉389.5斤的歷史記錄。油菜通過普及「雙低」油菜大苗移栽,單產提高150%,經濟效益翻了一番。 桑蠶、苧麻、黃麻等多種經濟生產成階段性發展。1986—2002年,麻溪河、白果大力發展桑蠶生產,共植桑3200畝,產繭15萬斤。1986—2001年,全鎮大面積種植黃麻,並與企業簽訂長期購銷合同,上世紀九十年代,黃麻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產黃麻 300萬斤。

1997—2000年連續4年利用秋季小農閒大搞山丘開發,共連片開發荒山、崗地14000畝,改造老基地1500畝。1999年秋黃岡市在木牌樓果樹基地召開基地建設現場會。以木牌樓果樹基地為龍頭的林果產業在全鎮迅速發展。2005年,全鎮以梨子、板栗為主的林果基地1.3萬畝,年產水果454噸。

全鎮畜牧飼養品種主要有豬、牛、羊、雞、鴨等。2005年出欄黃牛1145頭,生豬17308頭,在市場經濟的導向下,農戶飼養家畜的積極性不斷高漲,湧現了一大批專業養殖戶、養殖大戶。2005年全鎮養殖大戶334戶,其中養牛大戶23個,養豬大戶127個,養雞大戶81個。

1986年至2005年畜牧業由獸醫站,畜牧服務中心負責防疫和治療。1999年5月5至20日覓山村,萬崗村先後發生牲畜「五號病」。鎮政府及時組織獸醫站、檢疫站等部門撲殺發病豬、牛12頭,杜絕了疫情的擴散。

社會事業

發展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1996—2005年鎮區興建水泥路、渣油路7條,長11.9公里,沙石路2.14公里,大橋(白果二橋)一座,下水道2864米,大型農貿市場一個,辦公樓、計生服務中心等一批辦公服務設施。1995年修通白果至蔡店河腹地公路,2002年建成白果至麻城17公里長的水泥路面,2003年建成白果至羅田新橋44公里長的二級渣油路面。2003—2005年建成通村水泥路7條,長12.67公里。水利建設投資大,效果好。完成了白道河8000米河堤固腳護坡。1996—2000年對境內五座小(二)型水庫整險加固。1995—2000年投資5408.74萬元完成了明山水庫脫險工程。2000—2005年投資2578萬元完成黑石咀水庫脫險工程。

教育事業

白果鎮中小學

七棵松小學 萬崗小學 九家涼亭小學 占集村小學 周家大堰小學 四山廟小學

夏家沖小學大屋河村小學姜鋪小學 學崗小學張腦小學徐家咀小學

徐家當小學 木牌樓小學朱寨小學水岩村小學水庫村小學渡橋村小學

王畈小學 白羊崗小學芭岩村小學覓兒山小學談家畈小學趙堰小學

鄭寨小學 金山小學 麻溪河小學麻溪河高小 黃崗小學 白果小學

梁家畈小學

梁家畈中學 望花山中學 白果鎮中學

麻城三中

名勝古蹟

明山水庫位於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鎮,用谷歌衛星地圖看到北緯31°00'29.75東經115°04'11.99處,發現極似巨龍的水庫,經查證該水庫為湖北省麻城市明山水庫。1997年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為水庫題詞為「明山水庫鄂東明珠」。明山水庫位於長江中游舉水支流白果河上,承雨面積182平方公里,總庫容1.6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0.97億立方米,是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養殖、發電、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

明山水庫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每年吸引上萬名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四十多年來,先後有6個國家的友人來水庫參觀學習。

大壩右側的山坡上生長着大片的大花金雞菊,盛開的時候巍巍壯觀。

白果鎮最著名的美食非肉糕莫屬,這是一種由魚肉、鮮肉、水為原材料以苕粉為輔助材料,採用清蒸的方法做成的美食。肉糕油而不膩、入口酥軟、香味濃郁,成為白果鎮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也是逢年過節必備的食物,可以說肉糕是白果飲食文化的一個標籤。

視頻

航拍麻城市白果鎮-麻城白果鎮高清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