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柱萬代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柱萬代蘭

中文名稱 白柱萬代蘭

拉丁學名 Vanda brunnea Rchb

別稱 白花萬代蘭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白柱萬代蘭,莖長約15厘米,葉帶狀,花序出自葉腋,花質地厚,萼片和花瓣多少反折,背面白色,花瓣相似於萼片而較小,花期3月;生於海拔800—1800米的疏林中或林緣樹幹上;可用於盆栽觀賞[1]

信息

目 微子目

科 蘭科

亞科 蘭亞科

族 萬代蘭族

屬 萬代蘭屬

種 白柱萬代蘭

分布區域 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緬甸、泰國

形態特徵

莖長約15厘米,粗1—1.8厘米,具多數短的節間和多數二列而披散的葉。葉帶 狀,通常長22--25厘米,寬約2.5厘米,先端具2—3個不整齊的尖齒狀缺刻,基部具 1個關節和宿存而抱莖的鞘。花序出自葉腋,1—3個,不分枝,長13—25厘米,疏生 3—5朵花;花序柄長7—18厘米,粗約4毫米,被2—3枚寬短的鞘;花苞片寬卵形, 長3—4毫米,先端鈍;花梗連同子房長7—9厘米,白色,多少扭轉,具棱;花質地 厚,萼片和花瓣多少反折,背面白色,內面(正面)黃綠色或黃褐色帶紫褐色網格紋, 邊緣多少波狀;萼片近等大,倒卵形,長約2.3厘米,寬1.7厘米,先端近圓形,基部 收狹呈爪狀;花瓣相似於萼片而較小;唇瓣3裂;側裂片白色,直立,圓耳狀或半圓 形,長等於寬,約9毫米;中裂片除基部白色和基部兩側具2條褐紅色條紋外,其餘黃 綠色或淺褐色,提琴形,長1.8厘米,基部與先端幾乎等寬,先端2圓裂;距白色,短 圓錐形,長6—7毫米,距口具1對白色的圓形胼胝體;蕊柱白色稍帶淡紫色暈,粗壯, 長5—7毫米;藥帽淡黃白色,寬5—6毫米,在前面基部具深褐色的「V」字形;花粉 團直徑約2毫米;粘盤扁圓形,寬4—5毫米;粘盤柄近卵狀三角形,長約4毫米,中 部以上驟然變狹。 花期3月。[2]

產地生境

產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石屏、思茅、瀾滄、鎮康、富寧、勐臘、景洪、勐海)。 生於海拔800—1800米的疏林中或林緣樹幹上。分布於緬甸、泰國。[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