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白毫別名茵陳牛至白毫田耐里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

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狀花目、菊科、牛至屬植物蒿經冬不死,

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

中國民間現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的習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

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的低海拔地區的河岸、低山坡地區。

茵陳有兩個採收期,春季采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的習稱"茵陳蒿"。

基本信息

中文名:茵陳[1]

拉丁學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

別稱:牛至、田耐里,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菊科

亞科:野芝麻亞科

族:塔花族

屬:牛至屬

種:茵陳

分布區域:中國主產於陝西、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外國有日本、朝鮮等

亞族:百里香亞族

形態特徵

商品通稱綿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

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

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

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氣清香,味微苦。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莖斜生,其節上具纖細的鬚根,

多少木質。莖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帶紫色,

四棱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數,從根莖發出,

中上部各節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節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無葉。

葉具柄,柄長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圓形,

被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1-4厘米,

寬0.4-1.5厘米,先端鈍或稍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或微心形,

全緣或有遠離的小鋸齒,上面亮綠色,常帶紫暈,具不明顯的柔毛及凹陷的腺點,

下面淡綠色,明顯被柔毛及凹陷的腺點,側脈3-5對,與中脈在上面不顯著,下面多少突出;苞葉大多無柄,常帶紫色。

花序呈傘房狀圓錐花序,開張,多花密集,

由多數長圓狀在果時多少伸長的小穗狀花序所組成;苞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針形,

銳尖,綠色或帶紫暈,長約5毫米,具平行脈,全緣。花萼鍾狀,連齒長3毫米,

外面被小硬毛或近無毛,內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環,13脈,多少顯著,萼齒5,

三角形,等大,長0.5毫米。花冠紫紅、淡紅至白色,管狀鐘形,長7毫米,

兩性花冠筒長5毫米,顯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於花萼,

長約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明顯二唇形,

上唇直立,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2淺裂,下唇開張,長2毫米,3裂,

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較小,均長圓狀卵圓形。雄蕊4,在兩性花中,

後對短於上唇,前對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後對近相等,內藏,

花絲絲狀,扁平,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兩性花由三角狀楔形的藥隔分隔,

室叉開,而雌性花中藥隔退化雄蕊的藥室近於平行。花盤平頂。

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

小堅果卵圓形,長約0.6毫米,先端圓,基部驟狹,微具棱,褐色,無毛。

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

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

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作香薷收購及使用。

全草又可提芳香油,鮮莖葉含油0.07-0.2%,干莖葉含油0.15-4%,

油的比重(15℃)0.868-0.910,旋光度(20℃)-20°-70°,

含醇量(以香草醇計)2-3%,含酚量(以麝香草酚計)約含7%,

除供調配香精外,亦用作酒麴配料。此外它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藥材簡介:

茵陳英文名:Capillary Wormwood Herb,

其他別名:蘆蒿,白蒿,松毛艾

來源:為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採制: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初開時采割,

除去雜質及老莖,曬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茵陳蒿"。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用法用量:6~15克。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備註:用於濕熱熏蒸而發生黃疸的病症,可單用一味,

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配合大黃、梔子等同用。

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等配伍。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

故除用於濕熱黃疸之外,對於因受寒濕或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病症,

也可應用。但須配合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藥同用,以奏除陰寒而退黃疸的作用。

摘錄:《中國藥典》

食療湯水:以茵陳、煎好的鯽魚,用猛火煲一小時飲用,

可有效的疏肝、清肝熱,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湯水。

主要功效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

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

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

瘀熱在里,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

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 張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

乾薑(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 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茵陳治癧瘍風病(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

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

每服5克,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參考來源

  1. 茵陳_中藥材_,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