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水鎮位於龍海市南部,九龍江南溪中游。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漳詔高速、海(澄)白(水)、浮(宮)白(水)公路過境。2017年,白水鎮行政區域面積7223公頃,常住人口36243人。[1]

中文名: 白水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海市

地理位置:龍海市南部,九龍江南溪中游

面 積: 7223 公頃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白水居委會

電話區號: 0596

郵政區碼: 3631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6243人(2017年)

著名景點: 玳瑁山

車牌代碼: 閩E

基本概況

白水鎮位於龍海市南部,九龍江支流南溪中游右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51′、北緯24°51′,東接浮宮鎮,西連東泗鄉,北隔九龍江與東園鎮相望,南倚玳瑁山與漳浦縣的佛曇鎮、官潯鎮毗鄰。有15個村、1個居委會。白水鎮是該市農業結構調整的先行鄉鎮。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05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85元。

歷史沿革

在縣境南部偏東,南溪南岸。東與浮宮鎮毗連,西與東泗鄉接壤,南界漳浦縣境,北隔南溪與東園鄉境相望。鎮人民政府設在白水營碧溪路,距縣城22公里。鎮境原屬漳浦縣二十八都五圖地,隆慶六年(1572年)劃歸海澄縣管轄。清乾隆年間屬海澄縣城外南路所轄部分保甲。民國28年屬海澄縣第二區(浮宮)白水營鎮和白南鄉;35年5月撤區改為白水鎮。建國初期屬海澄縣第一區(城關).1950年10月劃為海澄縣第五區。1957年9月劃漳浦縣的三美、山邊歸海澄縣本鎮管轄。1958年4月撤區並鄉稱白水鄉,9月撤鄉屬衛星公社.1959年3月改屬浮宮公社。1961年從浮宮公社分出設白水公社。1984年下半年撤銷公社改為白水鎮。1991年底轄1個居民委員會,15個村民委員會及2個鎮辦農林茶場。1961年置白水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轄白水居委會和白水村、方田村、崎坋村、郊邊村、樓埭村、金鰲村、井園村、山美村、莊林村、磁美村、山邊村、下遼村、大霞村、下田村、西鳳村15個村委會。

氣候環境

白水鎮地處九龍江南溪南岸處,西南為中低山海拔400-900米,東北為平原呈半月形。鎮區位於半月形中部靠九龍江邊,鎮政府所在地為白水村。

自然資源

鎮域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暖熱濕潤,幾乎無冬,雨量充沛,平均氣溫20.5℃,年降雨量1300-1500mm。土壤以磚紅壤性土壤和水稻土為主,自然災害有颱風、暴雨等。主要礦產資源有淡水砂、花崗岩。優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特色物產

白水貢糖

白水貢糖,因其產地在白水鎮樓棣村,聞名久遠而得名。其特點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屑,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相傳早在明朝便做為一種珍貴的貢品進貢朝廷,讓皇帝品嘗。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對其香、酥、醇、美讚不絕口。白水貢糖由花生仁、麥芽糖、上等白糖混合捶鍊而成,四塊成包。製作時,原料都要精選,份量須準確,技術上更要精細。製作流程大致為燒湯漿、碾花生、和料、壓皮、做條、切塊、包裝。其製作工藝講究"二准三快","二准"是指炒花生時要掂准火候,熟花生脫膜後和麥芽糖、白糖攪煮時要把准火候;"三快"是指糖離鼎後搗勻要快,包料要快,斬切要快。傳統貢糖作坊每一道工序都是師傅手工製作的,新的貢糖加工廠則是引進機器代替人工操作,使製作工序更加精細,口味更適合現代人的需求。傳統的白水貢糖以竹葉紅紙包裝,經濟實惠,吉祥喜慶,是贈送親朋好友和操辦婚禮的上品。現在大多改用彩印盒裝或玻璃紙精裝,更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要。海外僑胞對白水貢糖特別喜歡,他們常常用家鄉生產的"玳瑁"茶,配白水貢糖,並以此招待貴賓。

基礎設施

全鎮現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3年,對外交通形成以陸路為主、水路為輔的對外疏散體系,主要公路為南溪公路,貫穿白水全境,全長14.7公里。九龍江水運可直達東園鎮、廈門市等地,漳詔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漳州市220千伏變電站漳州市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漳州市2003年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位於白水鎮金鰲村,占地面積約49.5畝,項目總投資7577萬元,將設計建成3台主變容量120兆伏安,220千伏輸電線路10回,110千伏輸電線路12回和10千伏供電線路24回。該工程於2003年4月動工,計劃於2004年下半年竣工投產送電。該工程是漳州市繼總山變電所、角美變電所、莆美變電所、鳳園變電所之後的第五個220千伏變電所,它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完善漳州東南部的電網結構,提高龍海市的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對改善漳州經濟開發區和龍海市的投資環境,推動漳州和龍海的工業化進程必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白水自來水工程白水自來水工程是白水鎮2004年新上馬的重點項目,由白水鎮經濟能人陳惠義獨資投建,項目計劃總投資1400萬元,水廠址擇於白水鎮郊邊村青仔嶺,占地20畝,建成後日可供水1.5萬噸,年可創產值500萬元。「吃水難」是幾十年來白水近五萬城鄉居民急盼解決的熱點問題,也是制約本區經濟,尤其是工業發展的一大「瓶頸」。2004年來,白水鎮黨委、政府下大決心,積極尋找解決途徑,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協力下,設計從漳浦縣赤蘭溪和本鎮郊邊水庫引水,計劃安裝取水管長5公里,供水主管長14.27公里,淨水處理廠一個,目前已完成水質檢測、效益評估和立項,進入水廠建設階段,預計2004年底可完成首期工程,2005年上半年可竣工投付使用。該項目的建成,可滿足白水全境的民需工用,同時,也將成為優化投資環境、拉動白水工業發展的「推進器」。

鄉村道路建設

2004年度市府下達給白水鎮的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為9.5公里,投資量650萬元,根據本地實際,白水鎮重點做好規劃落實、責任落實、資金落實、服務落實,切實抓好鄉路道路硬化建設。至目前,全鎮已完成金鰲至清山場路段2.35公里,投資117.5萬元;已開工的項目有浮東線至莊林村路線1.255公里,估算投資62.75萬元,白水村0.244公里,估算投資77萬元;準備開工的有浮東線至大霞村段2公里,估算投資62.7萬元,樓棣段、崎汾段二條共3.7公里,估算投資168萬元。

白水鎮白水街=

白水街是白水鎮區的主幹道,連接白水鎮政府至南溪公路,全長1公里,按平原微丘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24米,路面寬7米,中橋一座,路面採用水泥混凝土結構,項目總投資200萬元,資金由鎮政府籌措解決。白水街的建成通車,沿街兩側規劃商住房100座,可拓大白水集貿區域一倍,既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有利於加強城鄉溝通,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完善和聚集小城鎮功能,同時,又為白水大橋的建設做好前期準備。

白水西鳳——郊邊路段改建

西鳳--郊邊路段系縣道白佛線(龍海白水至漳浦馬坪)的白水路段,該路段是龍海市和漳浦縣兩地的交通要道。原路段始建於1988年,為等外公路,簡易砂土路面,路基狹窄、坡陡、彎急,路面破損嚴重,公路技術狀況不適應現有的交通要求。2002年11月鎮政府按三級公路標準進行改建,全線總長3公里(其中西鳳段1.7公里,郊邊段1.3公里),水泥路面寬6米,路基寬7米,投資210萬元。2003年5月改建完成,2003年6月試通車。該路段的改建,提高了龍海及漳浦的貨物運輸能力,改善了龍海及漳浦境內居民的生產生活和投資條件,拓展了周邊地區與閩南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了兩地經濟的互動。同時完善了我省交通戰備幹線公路網絡,對加強國防戰略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

社會事業

先後投資3000萬元農村電網改造、白水中學教學綜合樓、鎮區24米大街的拓通,下田、金鰲、山美、井園、白水等新村點建設,南溪公路、郊馬公路改造,「南坑洋農業示範區」、「思親苑」骨灰寄存堂等一批建設項目相繼完成。總投資1400萬元、日可供水15000噸的自來水廠2004年底竣工投付使用。市3.5萬瓦變電站竣工啟用,漳州市22萬瓦變電站順利建設中。電信事業蓬勃發展,中國移動、聯通相繼在白水建立基站,通信網絡日臻完善。

經濟發展

白水鎮黨委、政府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積極實施「農業強鎮、工業興鎮」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工業化建設為重點,搶抓機遇,致力改革,實現了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工業地位明顯提升。山邊工業區和金鰲--井園糖果加工區已具規模,工業化水平明顯提升。新辦鄉鎮企業30家,投資金額2000多萬元,引進三資企業5家。其中,大帽山「武林果蔬開發公司」先後進資投建「休閒觀光園」已投資資金三千多萬元。農業結構調優調強。農業基礎設施共投入550萬元,培育壯大了一批主導產業,形成了「蔬、漁、豬、禽、果、茶」六大生產基地,實現了結構調整的戰略性轉移,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工業園區

山邊工業區

山邊工業區占地100畝,是由山邊果蔬批發市場演變而成。該市場年購銷以豆類為主的各種農產品4萬多噸,產值8000多萬元,有65%以上農產品自周邊山區。目前區內已建成小型果蔬凍庫4座,面積1030平方米,凍庫容量1000多噸,總投資400多萬元,以及台商賴先生投資100萬美元的「永加飼料有限公司」。2002年上半年投建的「銀峰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系白水營銷大戶林永能創辦,該企業主要從事蝦苗幼體淡化養殖,蝦類初加工、淨加工及精包裝,水產品急凍,低溫保鮮冷藏以及農產品加工等綜合加工。該項目占地60畝,總投資2000多萬元。2004年擬投建的「佳德有機肥廠」計劃投資340萬元,通過可行性論證,已完成規劃設計和基礎填整。其中,圍牆計劃投資20萬元,已於7月上旬動工。該企業主要是從事有機肥製造,利用本地養豬戶多、豬糞資源豐富的特點,通過科學工藝,變廢為寶,屬「環保工程」。

樓埭糖果加工區

樓埭糖果加工區以樓埭村為中心,涵蓋金鰲、井園、西鳳等村,以漳龍食品有限公司、慶豐食品有限公司、恆盛食品有限公司、正大南方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樓埭糖果加工區開發面積50多畝,有糖果加工專業戶70多家,主要從事糖果、魚皮花生、貢糖、餅乾、蛋卷等食品的加工和銷售。其中,樓埭村生產的「白水貢糖」年代久遠,聞名遐邇。據傳當年乾隆皇帝喜好遊山玩水,一日喬裝打扮來到白水鎮玳瑁山金仙岩小憩,寺僧端出本山採制的烏龍茶和當地名點「白水貢糖」款待,乾隆大悅,賜名為「佛手茶」,並欽點「白水貢糖」為貢品。從此,「白水貢糖」聲名大振,「白水貢糖」的製作工藝也就世代相傳下來。隨着時代的發展,白水糖果生產業又增加了魚皮花生、小饅頭、果汁軟糖等新品種,製作工藝和製作方法也不斷改良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優勢。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業主的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大大增強,紛紛為自已的產品註冊商標,其中,「恆盛牌」白水貢糖、「源發牌」魚皮花生等產品走出了小山村,進入了上海、廈門、廣東等大中城市的超級市場,並漂洋過海遠銷至東南亞地區,銷量年年增加。部分企業主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優越前景,在互聯網上建立了自已的企業網站來銷售自已的產品。這種新的銷售渠道使白水鎮的糖果產業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以正大南方食品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生產的「聯泰牌」魚皮花生有85%以上是在網絡上交易成功的,實現了足不出戶銷八方。2004年上半年,漳龍食品有限公司還成功取得了食品出口自營權。

民俗風情

剪紙特色班

在美麗的玳瑁山下,成長着心靈手巧的白水人。自1998年起,柯秋珍教師先後在白水鎮磁美小學、莊林小學成立了剪紙特色班,培養了一批批剪紙小能手。弘揚鄉土文化,創辦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地推廣,從而使特色教育成為學校吸引社會目光的一道風景線,成為社會了解素質教育的一扇窗口。磁美小學剪紙特色班的同學用純真無瑕的心靈去剪輯美好的祝福,精美的圖案中有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對自然和諧的崇尚,對藝術的追求。《龍海教育》刊出了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校園採風」有特色教學的剪影,在第三屆「PHE」國際中小學美術書法大賽中,吳藝娟同學獲得一等獎,另外,吳麗紅等同學還分別獲得其他的獎項……莊林小學剪紙班的同學巧手剪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在一年來的學習中,剪紙班的同學還取得可喜的成績,紀淑蓉等五位同學的剪紙傷口發表在福建教育雜誌社編輯、出版的《讀寫天地》上,紀藝秋、紀露萍兩位同學的作品發表在《小學生周報》上,受到了許多讀者的歡迎。在第四屆「PHE」國際中小學美術書法大賽中,紀佳敏等二十位同學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並且有六位同學的剪紙作品入編大型畫冊——《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百家風采發暨名家評鑑》。剪紙特色班經歷了風風雨雨,從默默無聞的付出到收穫沉甸甸的希望,每一步的努力都承載着許多人的心愿。市委宣傳部、龍海市教育局等各級領導多次蒞臨特色班檢查工作,對剪紙特色高度讚賞。

視頻

美麗的白水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