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田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田邨
圖片來自xuite

白田邨英語:Pak Tin Estate),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舊白田邨樓宇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逾30年。

說明

白田邨第5期由周氏建築師事務所設計;7,8,10、11及13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重建後當中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歷史

興建

興建白田邨的主要目的是當年為了重建石硤尾大坑東李鄭屋這三個最舊的徙置區而興建的,於1969年落成的第4至6座由徙置事務處管理,稱為白田徙置區,俗稱「白田新區」。

其後落成的第7、8及14至17座分別於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落成,這批大廈主要用來接收受到石硤尾徙置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稱為白田政府新邨

1973年房委會成立後,新區改稱白田下邨,白田政府新邨改稱白田上邨。第1至3座及第9至13座則於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並納入白田上邨;1984年合併為白田邨。

清拆重建

1986年,白田邨部分樓宇被發現出現結構問題,原因是承建商偷工減料,於興建時混入了鹹水英泥成分不足,此批樓宇於1989年年中被拆卸重建,成為今天的翠田樓及裕田樓。第7、8及17座則於1995年初拆卸。第4至6座則於1999年3月16日永久封閉,並於2000年初拆卸[1]。其後新建樓宇於1993年7月至2004年4月分階段入伙。這些新建樓宇部分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2012年4月,房屋委員會宣佈於2013年起將會分三期清拆及重新興建白田邨(第七型徙置大廈部分,為香港首個七型徙置大廈重建項目),重新興建後可以提供5,650個單位。於2013年將會先行拆卸第1、2、3及12座。於2016年將會拆卸白田商場(由於居民反對而延至2019年拆卸),至2021年拆卸餘下的9、10、11及13座,合共有3,500個單位。屆時,居民可以選擇搬遷到新落成的石硤尾邨二期及五期單位,或牛頭角下邨一期單位。

同年9月24日,房屋委員會表示為了回應受到影響的居民希望盡快完成整項重新興建計劃的訴求,及策劃小組仔細地考慮提早完成原地重新興建的興建屋邨效益後,決定一拼提前於2018年拆卸原定於2019年拆卸的第13座大樓及原定於2021年拆卸的石硤尾白田邨第9座、10及11座大樓,以將重新興建計劃完成日期提前約兩年半[2]。由於屆時蘇屋邨第二期的新單位將會落成,屆時房屋委員會會用作安置受提前清拆影響的住戶,整個重建計畫亦可提前兩年半完成,即由2025年年中提前至2023年上半年[3]。至於第1、2、3及12座,以及白田商場,則會按照原定計畫,在2014年或者之前率先清拆。重新興建計畫各階段完成後,房屋委員會將會於2018年至2023年在原地興建約共5,650個單位,比較重新興建前增加約2,150個單位。發言人表示,為到受到影響的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將會於2015年公布,房屋署會盡量讓受到影響的租戶遷往鄰近或者其所選擇的地區的公共屋邨單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