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盛[ bái shèng ] 粉飾牆壁使白的蜃灰。[1]

[]

礪灰的製備是基於蠣殼煅燒生成蠣灰(主要是氧化鈣),並放出大量白煙(二氧化碳),然後用水潑蠣灰,風化成蠣灰漿(氫氧化鈣)。其工序主要是備料、煅燒、風化、細磨。對於原料的選擇,王瓚等明《弘治溫州府志》指出:「蜃灰,以牡蠣殼燒灰為上,小蠣殼為次,小蛤殼為下,三色不等,而大蠣為勝。」之所以大蠣為勝,主要大蠣含雜質相對較少,同時結構疏鬆,易於煅燒,而小蛤殼則相反,小蠣殼居中。蠣殼要經水沖洗,以除去淤泥,保證質量。蠣殼的煅燒,據《天工開物》介紹,將蠣房「疊煤架火燔成,與前石灰共法。」即「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什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壘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也就是說,蠣灰的煅燒與石灰同法,其燃料中煤炭占十分之九,薪炭占十分之一,先把煤炭和泥做成煤餅,然後在底層鋪上薪炭,再鋪上一層煤餅,又鋪上一層蠣房,再鋪煤餅,依此一層層疊至頂端,然後點火煅燒。應當指出的是,這種方法適宜於塊狀蠣房,對於片狀小蠣、小蛤殼而言,由於煅燒時透氣性不好,效果不佳。故聰明的溫州古代先民創造了蠣灰窯,窯內分上、下層,上層置蠣殼,下層置燃料(穀殼、稻草、薪炭、煤或煤渣等),設有通風道。煅燒時採用人力風箱加強通風,從而保證了蠣灰的產、質量。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蠣灰的風化 蠣灰的風化,《天工開物》又云:「火力到後,燒酥石性,置於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其大意是,蠣灰一般採用自然風化,也可用水潑,加快風化。而溫州則普遍採用水潑的方法。李璋等清《康熙溫州府志》指出:「以牡蠣殼或蛤殼燒過,積成堆,潑以水,即煙熾漸成灰,用以砌最堅。」蠣灰細磨的目的是增加其比表面積,提高活性,從而改善其建築性能。《天工開物》中無此方面記載,可能是在當時條件下,採用干法細磨蠣灰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溫州古代先民又創造了濕法細磨蠣灰。即將蠣灰用水調成漿,以牛或人力推動石擂細磨。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解決干法細磨時粉塵嚴重的難題,又可使蠣灰水化更加充分,這也是蠣灰比石灰建築性能優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