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紵辭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紵辭二首》

圖片來自網絡

作品名稱: 《白紵辭二首》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崔國輔

《白紵辭二首》唐朝崔國輔的詩。[1] 在盛唐詩人中,崔國輔以五言絕句著名。他的五絕,多寫宮闈兒女之情,含思婉轉,深得南朝樂府民歌《子夜》、《讀曲》遺意。殷璠說:「國輔詩,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河嶽英靈集》)意亦指此。高棅《唐詩品匯》於五絕一體,以崔國輔與李白、王維、孟浩然並列為「正宗」。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崔國輔,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十四年(726)進士,與儲光羲、綦毋潛同榜。任山陰尉。應縣令舉,授許昌令。

天寶初,入朝為左補闕,遷禮部員外郎,為集賢直學士。天寶十一載(752),京兆尹王鉷因罪被殺,他是王的近親,受到株連,貶晉陵司馬。在晉陵3年,與陸羽酬唱往還,品評茶水,一時傳為佳話。崔國輔和孟浩然、李白交誼甚深,而杜甫對他則有知遇之感。天寶十載(751),杜甫獻《三大禮賦》以求進身,玄宗詔試文章,崔與於休烈以集賢學士為試官,對杜深加讚賞。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詩中說:「欲整還鄉斾,長懷禁掖垣,謬稱三賦在,難述二公恩」。[2]

視頻

嘯天說詩:崔國輔《怨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