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肩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肩雕(學名:Aquila heliaca)又名御雕,是隼形目鷹科雕屬的大型猛禽。體長73-84厘米。體羽黑褐色,頭和頸較淡,肩部有明顯的白斑,在黑褐色的體羽上極為醒目,很遠即可看見,這是區別其他雕的主要特徵。滑翔時兩翅平直,滑翔和翱翔時兩翅亦不上舉成『V』字形;同時飛翔時尾羽收得很緊,不散開,因而尾顯得較窄長。幼鳥頭皮黃褐色,背具黃褐色斑點,飛翔時尾常散開成扇形。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帶,尤喜混交林和闊葉林,常單獨活動。或翱翔於空中,或長時間的停息於空曠地區的孤立樹上或岩石和地面上。主要以嚙齒類、野兔、雉雞、石雞、鵪鶉、野鴨、斑雞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繁殖從摩洛哥、西班牙等西北非洲和南歐、東歐往東到貝加爾湖、伊朗東北部、印度北部和中國。越冬於非洲東北部、印度,偶爾到朝鮮和日本。白肩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 摺疊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白肩雕 白肩雕

白肩雕前額至頭頂黑褐色,頭頂後部、枕、後頸和頭側棕褐色,後頸綴細的黑褐色羽干紋。上體至背、腰和尾上覆羽均為黑褐色,微綴紫色光澤,長形肩羽純白色,形成顯著的白色肩斑;尾羽灰褐色,具不規則的黑褐色橫斑和斑紋,並具寬闊的黑色端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亦為黑褐色,內翈基部雜有白斑,次級飛羽暗褐色,內翈雜有淡黃白色斑。下體自頦、喉、胸、腹、兩脅和覆腿羽黑褐色,尾下覆羽淡黃褐色,微綴暗褐色縱紋,翅下覆羽和腋羽亦為黑褐色,跗蹠被羽。[1]

幼鳥頭、後頸和上背土褐色,具細的棕白色羽干紋,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皮黃色,具寬的褐色羽緣,尾土灰褐色,具寬闊的皮黃色端斑;飛羽黑褐色,內翈基部具不規則的灰白色橫斑,尖端淡黃白色,翅上覆羽暗土褐色,內側稍淡和具棕白色羽緣,在翅上形成細的淡色橫帶,飛翔時極明顯。下體棕褐色,頦和喉較淺淡;胸、腹和兩脅綴以棕色縱紋,下腹和尾下覆羽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棕色,具褐色羽緣。虹膜紅褐色,幼鳥為暗褐色,嘴黑褐色,嘴基鉛藍灰色,蠟膜和趾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225g,♀2900-4000g;體長♂730-830mm,♀787-835mm;嘴峰♂41-45mm,♀43-46mm;翅♂560-600mm,♀614-622mm;尾♂253-285mm,♀295-342mm;跗蹠♂89-95mm,♀93-106mm。(註:♂雄性;♀雌性)

摺疊編輯本段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可達海拔1400米的高處,也見於草原、丘陵、河流的砂岸等地。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草原和丘陵地區的開闊原野。尤其喜歡混交林和闊葉林,冬季也常到低山丘陵、森林平原、小塊叢林和林緣地帶,有時見於荒漠、草原、沼澤及河谷地帶。

摺疊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白肩雕 白肩雕 白肩雕在中國是候鳥,在新疆為夏候鳥,在其他地區系冬候鳥和旅鳥。遷來和離開中國的時間因地區而不同,在北京見於9月初和11月,遼寧見於10月、11月和5月。

常單獨活動。或翱翔於空中,或長時間的停息於空曠地區的孤立樹上或岩石和地面上。

主要以嚙齒類、野兔、雉雞、石雞、鵪鶉、野鴨、斑雞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也吃爬行類和動物屍體。覓食活動主要在白天,多在河谷、沼澤、草地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方覓食。覓食方式除站在岩石上、樹上或地上等待獵物出現時突襲外,也常在低空和高空飛翔巡獵。

摺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摺疊世界分布 白肩雕 白肩雕 分布於阿富汗、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國、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柬埔寨、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格魯吉亞、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黎巴嫩、澳門、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卡塔爾、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蘇丹、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美共和國、泰國、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也門。

旅鳥:白俄羅斯、喀麥隆、塞浦路斯、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利比亞、立陶宛、馬來西亞、摩洛哥、波蘭、新加坡、斯洛文尼亞、瑞典。

摺疊中國分布 分布於新疆天山,甘肅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文縣、甘南、河西、阿克塞、碌曲、瑪曲,青海青海湖,陝西,遼寧旅順,福建,廣東。

摺疊編輯本段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於森林中高大的松樹、槲樹和楊樹上,在稀疏樹木的空曠地區,也多營巢於孤立的樹上,偶爾也營巢於懸崖岩石上。巢多置於樹的頂端枝杈多的地方,距地高一般為10-20m,隨環境和樹的情況而變化,有時亦有低至2m和高至25m以上的。巢呈盤狀,主要由枯樹枝構成,內墊以細枝、獸毛、枯草莖和草葉。巢的大小通常為直徑1-1.5m,高0.5-1.0m。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還繼續被利用,通常一個巢能使用很多年,但每年都需要進行修理和補充新的巢材,因此隨着巢利用年限的增加,巢變得很龐大。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大小為70.1-78.5mm×56.9-62mm。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孵化期43-45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後的雛鳥被有白色絨羽,由雌雄親鳥共同撫育,經過55-60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可離巢。[2]

摺疊編輯本段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摺疊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1990年成立的東鷹皇工作小組於2006年提出保護行動進行調查,在亞洲(特別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以確定白肩雕繁殖和越冬地和遷徙路線實現有益的林業政策。提高公眾意識,參與保護活動。[3]

非法砍伐樹木影響了白肩雕的生存,導致其生存生境的喪失和改變,人為的干擾,毀壞鳥巢和捕捉非法貿易加上農業擴張威脅等。再加上人類的狩獵,及其他死亡因素也可能構成它們的遷徙路線和越冬區威脅。

1994年被評為全球性易危物種。不常見的季候鳥,種群數量仍在下降且已瀕危。指名亞種繁殖於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地區。有時遷徙時見於東北部沿海省份,越冬於青海湖的周圍、雲南西北部、甘肅、陝西、長江中游及福建和廣東。每年有少量至香港。見「達賁湖自然保護區」。中國各地發現白肩雕的記錄,顯示1994年調查總共在6個地點發現11隻次。白肩雕在深圳灣東側的雙子鯉魚山有7隻。2005年興凱湖候鳥遷徙簡報記載,發現白肩雕2隻。2011年5月河北省邢台釣友在朱莊水庫附近樹林發現1隻中毒病危的白肩雕經救治康復後送至邢台動物園。2013年9月在北京門頭溝區東靈山風景區,發現2隻白肩雕,一雌一雄。

摺疊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4]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