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花蛇,中藥材名,功能主治為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
目錄
性味歸經
甘咸,溫,有毒。 入肝、脾經。[1]
功能主治
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歪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癩及暴風瘙癢,腳弱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0.8~1.5錢; 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忌用。 唯真有風者宜之,若類中風屬虛者大忌。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形態特徵
身上的花紋呈方形,勝似白花;蛇頭大似三角形,身長0.6~1.2米,嘴裡長着4隻長牙,背上有24塊斜方格,腹部也有斑紋,白色橫紋較多。黑白相間。
小白花蛇,頭部兩腮部位,白色。花紋較清晰,間距明顯,比赤練蛇寬。
大白花蛇,隨着年齡增長,頭部兩腮白色部位逐漸減小至消失。環紋黑白區分更明顯。
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unther),又名: 褰鼻蛇,蘄蛇,百步蛇,盤蛇,棋盤蛇等。全長54~180厘米。頭大、扁平,呈三角形,如犁鏟狀。尾端側扁、尖銳。吻鱗和鼻間鱗向上突出;吻鱗之長為寬的2倍。前額鱗大,略呈五角形,額鱗較小;顱頂鱗比眼上鱗大。鼻孔大,開口於2鼻鱗之間。後鼻鱗向內凹入呈弧形。眼前鱗2片,眼後鱗1~2片,眼下鱗1片。前顳鱗2片,後顳鱗4~5片。上唇鱗7片,其中第3、4片最;下唇鱗9~11片,前3片與前頦鱗相接。體鱗有顯著起棱,成23~21~17行。腹鱗157~171片,肛鱗單一,尾下鱗40~60對,其前端的1~10片常不成對。體背面灰褐色,兩側有「∧」形大斑紋24個,斑紋暗褐色,邊緣濃褐色,其頂點常在背中線上相接,將背面隔或斜方塊形。頭頂暗黑色,頭側灰黃色,上唇下緣有灰褐色不規則小斑點,吻端尤多。眼前鱗至口角,有一大形黑褐色斑。腹面黃白色,兩側有直徑約2鱗左右的黑色圓斑 。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又名:銀報應,寸白蛇,多條金甲帶,白節蛇,手巾蛇,斷肌甲。全長30~160厘米。頭小,尾細長而尖。吻鱗寬大於高;鼻間鱗寬約為其長的1.5倍;前額鱗寬大於長,長為鼻間鱗長的2倍;額鱗長稍大於寬;眼上鱗的長約和前額鱗長相等;顱頂鱗長約為額鱗之和。鼻孔橢圓形,開口於2鼻鱗之間。眼小,眼前鱗1片,眼後鱗2片,無頰鱗。前顳鱗1~2片,後顳鱗2片。上唇鱗7片,第3、4兩片入眼;下唇鱗7片,前4片與前頦鱗相接。體鱗光滑,15行;背中央的一行鱗片特別大,呈六角形。腹鱗198~218片,肛鱗單一,尾下鱗單行,40~53片。體背面黑色或藍黑色,有寬約1鱗左右的白色環帶斑紋37~61個。頭頂深紫褐色。腹面白色而略有灰褐色小斑點。尾部腹面紫褐色,白色環帶也很明顯 。
分類
金錢白花蛇生活在平原、山地或近水溝的丘陵地帶,常出現於住宅附近。晝伏夜出,喜橫在濕潤的路上或水邊石縫間捕食黃鱔、泥鰍、蛙類或其他蛇。卵生,產卵4~18個。白花蛇是神經性毒的毒蛇,毒腺小,但毒性劇烈。性情溫順,動作遲緩,若不過重觸它,一般不會咬人。幼蛇3年後性成熟。銀環蛇毒性很強,上頜骨前端有1對較長的溝牙(前溝牙)。人被咬傷後,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銀環蛇夜晚活動,白晝則隱匿於石下或洞中。4月出蟄,11月進入冬眠。銀環蛇適合溫度23~30度,有冬眠習性,此時提供半切花盆或掛盆作為隱蔽的地方供其冬眠,窩內鋪上厚的落葉,水盆也是必須的,天氣溫暖時候可能會出來喝水,也可以保持窩內有一定的濕度。銀環蛇為劇毒之蛇,會主動攻擊人類,請小心。
主要成分
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樣物質、酯酶及3種抗凝血物質。凝血酶樣物質是一種糖蛋白。銀環蛇蛇毒中的α-環蛇毒素(α-Bungaro- to-Bungaroto-xin), 是一種神經毒。毒液中尚含膽鹼酯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質酸酶等酶,但與毒性沒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