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邊兜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邊兜蘭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白邊兜蘭

拉丁學名:Paphiopedilum villosum

var. annamense Rolfe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兜蘭屬

種:紫毛兜蘭

變 種:白邊兜蘭

拼 音:bái biān dōu lán

白邊兜蘭(bái biān dōu lán),學名 Paphiopedilum villosum var. annamense Hort. :S. C. Chen et F. Y. Liu,異名:Paphiopedilum villosum f. annamense ,蘭科兜蘭屬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1]

形態特徵

地生或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通常4-5枚;葉片寬線形或狹長圓形,長20-40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常為不等的2尖裂,深黃綠色,背面近基部有紫色細斑點,無毛,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互相套疊。

花葶直立,長10-24厘米,黃綠色,有紫色斑點和較密的長柔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近橢圓形,長4-5厘米,寬2-2.5厘米,圍抱子房,除背面中脈近基部處具長柔毛外余均無毛;

花梗和子房長4-5厘米,密被紫褐色長柔毛;花大;中萼片中央紫栗色而有白色或黃綠色邊緣,合萼片淡黃綠色,花瓣具紫褐色中脈,中脈的一側(上側)為淡紫褐色,另一側(下側)色較淡或呈淡黃褐色,唇瓣亮褐黃色而略有暗色脈紋;

中萼片倒卵形至寬倒卵狀橢圓形,長4.5-6厘米,寬3-3.8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邊緣具緣毛,基部邊緣向後彎卷;合萼片卵形,長3.8-5厘米,寬1.7-2.2厘米,亦具類似的緣毛;

花瓣倒卵狀匙形,長5-6.5厘米,上部寬2.5-2.8厘米,先端鈍,邊緣波狀並有緣毛,基部明顯收狹成爪並在內表面有少量紫褐色長柔毛;唇瓣倒盔狀,基部有寬闊的,長2-2.5厘米的柄;

囊近橢圓狀圓錐形,長2.5-3.2厘米,寬2-3厘米,囊口極寬闊,兩側各有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邊緣不內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橢圓狀倒卵形,長1-1.5厘米,寬7-10毫米,先端近截形而略有凹缺,基部有耳,中央具臍狀突起,臍狀突起上有時具不明顯的小疣。花期11月至次年3月。

產地生境

產雲南南部至東南部(文山、勐臘、景洪)。生於海拔1100-1700米的林緣或林中樹上透光處或多石、有腐殖質和苔蘚的草坡上。緬甸、越南、老撾和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辨析

F. Mark(Orchid Dig. 51:77.1987)曾報道P. affine Dewildeman也產我國雲南西雙版納。此種曾被P. Cribb(1987)併入P. gratrixianum(Masters)Guill.,但G. J. Braem (1988)則將此兩個實體降為本種的變種。事實上這兩個實體與本種的區別很小,難以區分。我們在雲南的苗圃也確實看到少數類似的個體,據說采自雲南南部,初步鑑定為P. gratrixianum,但由於產地未必可靠。故暫錄於此,留待進一步研究。

分類文獻

FOC >> Vol.25 (2009) >> Orchidaceae >> Paphiopedilum

.Paphiopedilum villosum var. annamense 白邊兜蘭

【異名】白邊兜蘭 QIN, Haining, et al (eds.), 2010, China Checklist of Higher Plants, In the Biodiversity Committe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 Catalogue of Life China: 2010 Annual Checklist China. CD-ROM; Species 2000 China Node, Beijing, China

參考來源

  1. 白邊兜蘭,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