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邊真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邊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是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大而細長的鯊魚。體呈紡錘型。頭寬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圓鈍。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不發達,僅具一小三角形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齒尖上端具鋸齒。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存在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稍凹,外角及內角皆鈍尖,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灰白;各鰭暗褐色,而鰭尖和後緣皆為白色。
白邊真鯊行動敏捷,迅速,它能夠在珊瑚礁區來回自由穿梭覓食,並且也從不主動攻擊人類,它喜歡吃那些生活在海底部的硬骨魚、小型軟骨魚、章魚。胎生,具卵黃囊胎盤,每產1-11仔,通常產5-6仔,妊娠期約1年,夏季產仔。分布於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在中國分布於台灣西南和東北海域、東海和南海諸島海域。[1]
動物學史
白邊真鯊最初由呂佩爾(Rüppell)於1837年描述為Carcharias albimarginatus。該名稱於同年晚些時候更改為有效學名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Rüppell)。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 karcharos」(意為銳化)和「 rhinos」(指鼻子)。物種名稱albimarginatus來自拉丁語「 albi」(意為白色)和「marginatus」(意為附着在邊緣上)。
形態特徵
平均體長為2-2.5米,最大達3米。幼小的鯊魚出生的時候體長63-68厘米。頭紡錘形,向頭、尾漸細小。頭寬扁,頭長約為全長的1/4,尾比頭和軀幹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短而鈍圓。眼圓形,瞬膜發達,眼徑約與第五鰓孔等長,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稍近。鼻孔斜列,外側位,距口端比距吻端稍近,鼻間隔寬,比鼻孔約大4倍;前鼻瓣後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口弧形,口寬約與口前吻長相等;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亞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每側每行12-14齒,齒頭稍外斜,1行在使用;下頜齒較狹而尖直,每側每行12-14齒,2行在使用;每頜正中1小齒,齒緣光滑。鰓孔5個,中大,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第一背鰭中大,距胸鰭比距腹鰭為近,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后角尖長。尾鰭寬長,為頭長的1.1倍,尾椎軸上翹,尾端鈍尖,後緣斜直,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相連。臀鰭稍大於第二背鰭。腹鰭比臀鰭大,位於兩背鰭間下方稍後,後緣微凹。胸鰭鐮形,後緣稍凹,外角鈍尖,里角鈍尖,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
體灰褐色,腹側灰白;各鰭暗褐色,端部和後緣乳白色。
棲息環境
白邊真鯊屬熱帶和亞熱帶沿岸和大洋性中、上層大型魚類。棲息於從表層至600-800米處,大多最少是在30米以下。幼鯊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水區。
生活習性
在野生環境下,新生鯊的生長速度差異非常大;據報道說年輕的白邊真鯊平均每年能夠長3.8厘米,但是有的個體卻能夠以每年20.8厘米的速度生長,並且還有的個體只能夠呈現負生長。
白邊真鯊主要依靠捕食深海和中海層的魚類,包括硬骨魚就比如說石斑魚、鮐魚、金槍魚、玉梭魚、發光燈籠魚、飛魚、隆頭魚和鰨。不過偶爾它們也捕食鷂鱝、小型鯊魚和章魚。
儘管說白邊真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 但是它們的行動卻是極為敏捷和迅速,能夠在珊瑚礁區內來回自由穿梭覓食j上下顎牙齒的不同形狀可以使得它們捕食大型獵物,大力的咬住並撕扯。體形較大的白邊真鯊則屬於行動較為懶散並且多捕食海底生物。白邊真鯊還能夠游弋在其他正在享受食物的鯊魚周圍並且不時還可以分一杯羹。 白邊真鯊對其同類具有侵略性,所以經常帶有嚴重的傷害。這樣它們在和相當大小的直翅真鯊和黑邊真鯊爭奪獵物的時候占據優勢。白邊真鯊和黑尾真鯊有時還會組成混種部隊發動攻擊。據觀察發現紡綞鰤通過利用和白邊真鯊粗糙的表皮發生摩擦來刮掉自身的寄生物。白邊真鯊有時在開放海域還會跟隨海洋哺乳動物就比如說寬吻海豚,但是它們自身也會被鯖類海魚跟隨。
分布於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從以及東非、馬達加斯加、塞舌爾、阿爾達布拉群島、毛里求斯、查戈斯群島、日本、北澳大利亞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哥倫比亞,甚至包括椰子島、科隆群島和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海岸線的暗礁附近。在中國分布於台灣西南和東北海域、東海和南海諸島海域。
國家
澳大利亞(北領地、西澳大利亞州、昆士蘭州)、英屬印度洋領地、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科科斯群島)、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埃及、厄立特里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社會群島)、關島、危地馬拉、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加里曼丹)、肯尼亞、基里巴斯(鳳凰城)、馬達加斯加、馬紹爾群島、毛里求斯、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雷維拉吉格多島)、新喀里多尼亞、琉球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沙特阿拉伯、塞舌爾(亞達伯拉、塞舌爾主要島嶼群)、所羅門群島(南所羅門群島聖克魯斯群島)、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蘇丹、中國、圖瓦盧、也門(北也門、南也門)。
繁殖方式
雄性鯊魚在身長大約1.6-1.8米的時候性成熟,但是雌性鯊魚卻是在身長1.6-2.0米的時候性成熟。與其他真鯊相同,白邊真鯊是胎生的。在胚胎的發育把卵黃消耗殆盡的時候,空的卵黃囊就會發育成一個連接胎盤的通道以此來接受母體提供的營養。在南半球,交配和受精都主要發生在夏天。在求愛期,雄性鯊魚就會咬住雌性鯊魚以方便完成交配;交配後雌性鯊魚的第一背鰭尖很有可能會被咬掉。雌性鯊魚一年後就可以產下1-11(一般都是5-6)條幼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