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鎔(1769—1842),字小山,清代通州人。自幼聰穎好學,鄉人贊稱神童,後入朝為官。

白鎔為官清廉,公正不阿,選賢任能,在皖幾年,頗有成就和口碑。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白鎔  
字號    字小山      
民族    漢族      
官職    武舉會試總裁官、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  
出生地   通州
出生時間  1769 
去世時間   1842  
所處時代   清代  
主要成就   為官清廉,公正不阿,選賢任能   

人物生平

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直隸省學政從通州秀才中選拔他並保送入京,到國子監學習。五十六年(1791),因成績優秀,到翰林院庶常館任教習,剛直不屈。嘉慶四年(1799),升任翰林院編修,參與編纂記述國史、實錄。十二年(1807)他主持福建鄉試。十七年(1812)參加朝廷大考,他榮獲二等名次,恰遇京官(在朝廷官署為官)考核,按德、能、績標準檢查評定,他被榮列一等。於是按大考與京察制度規定,他晉升贊善,進階中允,拔任洗馬,為四品京官。繼而至安徽省提學使司任視學職,受學政委派,巡視轄內各府、廳、州、縣等地方學務,他嚴肅認真,督辦學校,優選學官,卓有成績。不久,因學識深廣又盡力盡職,他轉調侍讀,入內閣,職在講論文史,備皇帝顧問,且主持掌管奏章之事。在皇帝之側,他金心在抱,玉骨無塵,激濁揚清,清正廉潔,在任三年,無論官民都心悅誠服。二十二年(1816),他參與選拔舉人,一心為朝廷選薦賢才志士,摒棄權要夜告,拒絕顯貴私信,堅持正義,嚴格薦賢,他說:「寧可開罪於中堂,不敢失信於寒士。」此言如日光亮暖,傳播千里,清宣宗在王府未做皇帝之前,聽到此事,大加讚賞。

道光初年(1821),吏部受宣宗旨意,升他為詹事府少詹事,兼內閣學士。一日,他奉召入殿,宣宗問道:「我精氣神漸漸衰減,治理朝事就心煩,應當怎樣去修養?」他答道:「皇上應該清心寡欲,辦事莊重嚴肅,而且恭敬謙謹,就能使精神逐漸旺盛起來。」宣宗聽後,臉上現出感動表情。負責建言和勸諫官員劉啟南,恪守已職,上書直諫,宣宗生怒,下令貶往邊遠地方降職使用。白鎔不管個人安危,堅持義理,竭力在宣宗面前為劉啟南申明上疏情由,陳述利害關係,使宣宗消除怒氣,轉而帶笑,納諫而不罪劉啟南。六年(1826),他就任武舉會試總裁官。因他正直敢諫,推薦賢德才士,又晉升他為吏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先後提督廣東、江蘇兩省學政,還曾受命勘察長江南北水災,申請朝廷撥款放糧,賑濟廣大災民。此間,他以伯樂之目,推薦和提拔周天爵、林則徐、郭尚光與鄒正筠等朝野知名人士。後因他嚴肅吏治和治理江河有方,曾先後調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繼而任翰林院掌院學士。

十二年(1832)他受命特任文武殿試讀卷官。十三年(1833),再次任武舉會試總裁官。因他耿直無忌,得罪同僚,被讒言所害,降任大理寺卿,但宣宗信任如昔。他仍然一如既往,堅持道義,嚴格執法,不徇私情。二十年(1840),他奉召入殿,宣宗向他招手,他跪在墊上,聽宣宗說:「你才為老年,我沒有嫌厭你直言,準備大用,要你重登大台,恢復舊職。」白鎔以年老且家有父母之由謝辭,乞求退老還鄉獲准。

在家居期間,他集中家誡名箴書寫在屏風上,時時警誡自己和教誨子孫及來客。他在官沒有絲毫瞻前顧後而徇情枉法,清廉公正,不阿 權貴,選賢任能,參與嘉慶、道光兩朝實錄編纂,充任皇帝直講官。二十二年(1842)病逝於京師,時年73歲。大學士祁雋(juàn)藻贊他:「邦有典型,古之君子,公心是石,公名不磨。」

白鎔嘉慶四年進士,嘉慶十八年(1813),督安徽學政,白鎔到任以後,十分認真地巡視轄內各府、廳、州、縣等地方學務,嚴格督辦學校,優選學官,卓有成績。他詳細巡查地方利弊,對於地方官吏泛濫征罰給造成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十分在意,就上書嘉慶皇帝說:「安徽錢糧,惟鳳陽、泗州遭湖、河之害,積逋較巨。遇豐稔之年,循例帶徵舊額。在小民以一年而輸數年之賦,雖樂歲不免拮据;而官吏懼譴,規避多方,積重難返。與其存徵之名,致小民日受追呼,國計依然無補,何如核徵之實,使官吏從容措理,舊額尚可漸清。請嗣後二屬錢糧,每年祗帶徵一年,儻遇歉收,再行遞緩,民力漸紓,催科者自顧考成,行之必有效。」他的上書得到朝廷的同意,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稅負。 嘉慶二十一年(1816)任滿,離安徽學政任。

人物軼事

  • 白鎔致力匡正地方風氣。青陽縣有孝子徐守仁,從小死了父親,他盡力奉伺母親,十分孝順。其母死後,他在墓旁建廬守孝三年。白鎔為其造廬贈賻,並題請旌表,大力表彰。此外,他訪求明臣左光斗遺裔,取列縣庠。他召集集士人講學,以正人心厚風俗為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