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鼻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鼻心
圖片來自台水灣境資訊協會

白鼻心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或森林邊緣、偶爾亦可在開墾地發現,經常可見利用溪谷兩岸或路邊乾溪溝行走。白天大多穴居於中空的倒木或岩洞。白鼻心雖屬於食肉目動物卻偏食果性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

白鼻心分布及數量十分零星,但低海拔樣區的密度有較高的趨勢。對人造植被區的人為干擾頗能適應,不過棲地環境過度破壞則造成族群的減少。

  • 白鼻心 Paguma larvata taivana 基本資料

科名:靈貓科Veverridae

別名:白鼻貓、果子狸、烏腳香、茅尾黑腳貓

物種特性: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暫無危機 LC[1]


白鼻心介紹

白鼻心
圖片來自臺灣國家公園

白鼻心分佈的區域很廣,由西亞,南亞到東南亞及日本等國家都有很高數量的族群棲息.因為地域性的差異可以分為十多個亞種,而台灣本地的白鼻心就是台灣特有的亞種.牠們屬於食肉目的靈貓科,所以通常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動物,腳爪與貓爪一樣銳利而且伸縮自如,也很善於在樹上活動,事實上牠們是有樹棲的傾向的.白天棲息在樹洞中,夜間才外出覓食.在台灣一般都棲息在2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森林中.

早年白鼻心在台灣一直是山產店的主要菜色之一,近年被列入保育法而使台灣野生族群得以休養生息,而人工養殖的白鼻心逐漸完全取代野生個體出現在市場上,這些人工個體已被排除在台灣保育法之外,不論買賣或飼養都是合法的.養殖個體都會富有養殖場的證明書.主要的養殖場多集中在較接近中南部山區的集集,白河,美濃等鄉鎮.

白鼻心屬於雜食性,一般以小型動物如小鳥,林鼠或瓜果為食,人工飼養一般是以水果為主食,因此被稱為果子狸.之前因為SARS病毒據說是經由果子狸所散佈,曾經在中國遭到大量撲殺.連帶台灣的市況價格都跌落谷底,目前果子狸幼體的價格雖然已經有所回升,但是相對於其他小型哺乳類寵物來說還是比較低廉的.因而飼養的人還是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白鼻心的繁殖已經十分成熟,難度不高,雌性每年可以生產1-2次,每次生產1-4隻幼體.目前台灣繁殖場已經培育出白化白鼻心,不久將會穩定供應寵物市場的需求,說不定會再造成一股風潮.白鼻心因為體型較大,野性也較重,越早加以馴養越好.通常雌性的野性較雄性低,但是如果沒有時間與牠們經常接觸互動的話並不容易馴養,就容易被抓傷或咬傷,在購買時可以做除爪手術.但是如果在幼年時期有持續保持接觸的話,牠們是可以馴養得非常黏人,非常聽話的.這夜就是飼養白鼻心主要的樂趣所在.[2]

顧名思義,白鼻心的命名來自於牠們的外觀,臉上有一條不容忽視的白色縱帶,從鼻尖直達後腦杓,這可是牠的正字標記。之所以又被稱作「烏腳香」,則是因為牠們在極度緊張、興奮、或憤怒時,偶而會發出一股和花生油頗為類似的香氣,這種氣味來自於靈貓科成員特有的「香腺」,因此有了這樣的美稱。雖然白鼻心也是食肉目家族的一份子,會捕食蛙類、蜥蜴、昆蟲、蚯蚓等小型動物,但牠們其實更鍾情於樹林間甜美多汁的果實,腳底發達的肉墊使牠們攀樹、爬藤無往不利,大自然的恩惠輕易到手![3]


白鼻心
圖片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
  • Point:

愛吃各種樹果,善攀爬,腳爪與腳掌肉墊皆有特化以適應攀爬樹藤,是食肉目中的爬樹高手。

肛門附近具臭腺,遇敵時會釋出異味驅之,後腳底也有腺體,行走時可沿途留下氣味標記,此為「烏腳香」之由來。

能適應人類環境,有多起躲藏於房屋內棲息的案例。

獵人常用獸鋏及套索捕抓野生動物,過去在陽明山區內也有非法狩獵的行為,館內標本有一白鼻心中獸鋏的場景,教育遊客獸鋏的危險性,與其對野生動物的傷害。[4]


形態特徵:

白鼻心的身形和鼬類似,黑色的頭部從上額至鼻端,有條明顯的白色帶紋,眼下及耳下具白斑、鼻子是淡粉紅色。全身大致為灰褐色,腹部顏色較淡,但頸、肩、喉部為黑色,身體末梢如四肢末端及尾巴末端也都呈現黑色。四肢短壯各具五趾,平均身體長度在48~50公分,尾長37~41公分。


白鼻心
圖片來自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

棲所生態:

白鼻心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或森林邊緣、偶爾亦可在開墾地發現,經常可見利用溪谷兩岸或路邊乾溪溝行走。白天大多穴居於中空的倒木或岩洞。白鼻心雖屬於食肉目動物卻偏食果性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會隨著不同果樹成熟季節而移動,秋冬季有明顯的海拔降遷現象。


生態習性:

白鼻心為台灣特有亞種,屬夜行性動物,在夏季雨後的夜晚較容易發現。白鼻心是雜食性偏食果性動物,以水果、漿果、昆蟲、無脊椎動物、鳥類及囓齒類等為食。牠的腳爪可以伸縮,腳掌肉墊特化以適應攀爬樹藤,是食肉目動物中的爬樹高手。4~6月為生產期,產於樹洞中,每胎2~4隻;肛門附近具臭腺,遇敵時會釋出異味驅之,後腳底也有腺體,行走時可沿途留下氣味標記,此為別名烏腳香之由來。


地理分布:

為台灣特有亞種,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區皆有,但以中低海拔山區及開墾地為主。目前民間飼養繁殖之數量相當多。[5]


特徵

1.體長約15~50cm,尾長約37~41cm。

2.體重約3~5kg。

3.從鼻子到兩耳之間有一條不中斷的白色縱帶。

4.毛色為淺棕色,頭部及尾巴末端為黑色。[6]


視頻

臺北市立動物園_臺灣鄉土動物區_白鼻心Formosan Masked Palm Civet

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廊道系列 動物的二三事【白鼻心】

野生白鼻心闖住宅區!靈活爬屋簷還以為是野貓🤣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白鼻心,臺灣國家公園
  2. 白鼻心,civet
  3. 白鼻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 白鼻心,陽明山國家公園
  5. 白鼻心,臺灣國家公園
  6. 白鼻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