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龍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龍江古名恆水,羌水,又稱白水,源於甘肅南部秦嶺南坡,岷山北段和摩天嶺北坡。嘉陵江的源頭之一就是白龍江。屬於長江的二級水域。水量湍急豐富,適合水電開發,有很有名氣的白龍江鯉魚[1]

河流概況

白龍江,長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與四川若爾蓋縣交界的郎木寺,流經甘南州的迭部縣舟曲縣隴南市宕昌縣武都區文縣,在四川廣元市境內匯入嘉陵江。河道全長576千米,流域面積3.18萬平方千米。河道穿行于山區峽谷,平均比降4.83%,天然落差2783米。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水能蘊藏量432萬千瓦[2]。白龍江流域工業不甚發達,上游地區以畜牧、林業、種植業為主。白龍江流域水力資源比較豐富,建有寶珠寺、碧口等水利樞紐。流域內盛行佛教道教,境內沿白龍江有郎木寺武都龍華寺、武都通化山普化寺、武都城關蓮華山寺、武都龍鳳山寺院、武都龍鳳佛堂寺隴南漢王寺萬象洞寺院廣嚴院琵琶寺鄔金寺、武都坪牙喇嘛廟等數百座佛教寺廟,使得白龍江成為中國西部的佛教文化聖河。

河流源頭

甘肅境內流長381.5公里。白龍江流域在甘肅省境內的部分是北緯32.60—34.40,東經1030—105.50,流域面積17846.3平方公里(白龍江流域還包括定西地區岷縣東南的一部分)。白龍江流域以主幹流流經之地為主,也包括主要支流流經之地。主要支流流經之地有甘肅隴南地區的宕昌縣,武都縣的洛塘區,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原名南坪縣)。流域北面及東北面跟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縣定西地區的岷縣隴南地區的禮縣西和縣成縣康縣接壤,南面跟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的若爾蓋縣、九寨溝縣、平武縣及廣元市的青川縣相連。整個流域山巒起伏,江河縱橫,上游屬岷山山脈,中游屬秦嶺山系,白龍江沿岸的開闊區域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坡陡崖,居民絕大多數散居在河谷或半山坡上,交通不便,自然條件艱苦。也正因如此,民風淳樸,方言有一定的特色。

水系組成

白龍江水系呈不規則的樹枝狀分布,支流大部分在右岸匯入。主幹及主要支汊向西北伸展。白龍江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13條;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有11條。

白龍江右岸支流白水江,流域面積8300餘平方公里,河長近290公里,天然落差約2850米,平均坡降約10%。上源分黑河白河兩支,以黑河為正源,發源於岷山中段四川省南坪若爾蓋松潘三縣交界處東側,白河發源於松潘縣紅星鄉(山巴寺院)北端岷山弓槓嶺。流域內有湖泊100餘處,大量分布在著名風景區和國家自然保護區九寨溝及附近,構成秀麗的山水景觀。白河與黑河匯合後始稱白水江,在玉壘坪匯入白龍江[3]。位於幹流甘肅省文縣玉壘鄉的蒿坪水文站河寬約35~75米,枯水平均水深約1.2米。

流域資源

嘉陵江右岸支流白龍江,白龍江屬於嘉陵江的一級支流,,河長570餘公里,天然落差約278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約430餘萬千瓦。流域處於青藏高原川西北高原交錯地帶。幹流發源於甘肅省碌曲縣郎木鄉,於四川廣元縣昭化鎮匯入嘉陵江。流域內高山起伏,水系不對稱,支流大部分布在右岸,幹流河道平均坡降約為4.8‰。兩河口以上屬山原地區,北面上段以迭山山系與黃河支流洮河分水,西南面與黃河支流黑河相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南面以岷山山系與岷江涪江分界。

河道蜿蜒於高山峽谷之中,平均坡降超過10%,最陡處接近30%。中段兩河口至碧口以高山為主,有部分高原和少量河谷平壩,河段平均坡降約3.0%,武都水文站河寬約80~150米,枯水時平均水深約0.6米;碧口以下,屬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丘陵過渡地帶。幹流右側有白水江、清江河等支流匯入。白龍江下遊河段河谷開闊,間有較寬的河谷平壩,水流減緩,平均坡降約1.5%,在廣元縣三磊壩水文站河寬約110~160米,枯水時平均水深約1.5米。白龍江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碧口建成30萬千瓦電站[4]。流域內山嶺河谷眾多,主要支流有達拉溝多兒溝臘子溝小岷江拱壩河白水江和四川省境內的青川河等。山區樹木茂密,盛產木材,但舟曲-武都段的紅、黃土覆蓋區夏秋多泥石流災害,交通不便。白龍江流域是古代「藏彝走廓」的重要通道之一,元代以前白龍江流域的主體民族是羌、氐、藏等少數民族,現在還有少量回族氐族蒙古族等。

史書記載

《徽縣新志》「移民」條載:「數十年來,四川、湖廣人絡繹而至,墾荒落業,山中已無閒田,編其戶曰客戶。」《西和縣誌》載:「清咸、同時,山、陝客商來縣者甚多,久之有家室田產,因而入籍者不少。且明末兵燹之後,土著流散他方,以致田畝荒蕪,他省之人有來此墾荒以久住者,四鄉皆有,今溯其原籍,四川人實居多數。」後者是清代中期以後,陝西山西的流民不斷湧入該地區,尤其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爆發的陝西回民起義,致使關中大亂,人口空前流失,數百萬流民徙往他鄉。陝西省在明清兩代有一次大的人口下降過程,即是清同治元年(1862)至同治十三年(1874)的陝甘回民起義至失敗期間。

趙文林等所著《中國人口史》,陝西人口在1863年為12023672人,每平方公里為60餘人,到了1874年只有7756057人,每平方公里為40人,減少了近500萬。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綜上所述,白龍江流域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5]

視頻

白龍江相關視頻

甘肅隴南:白龍江上景色美
航拍嘉陵江5 雞鳴三省姚渡鎮白龍江四川青川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