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丈崖瀑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丈崖瀑布

百丈崖瀑布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名勝區內。由東鎮廟西行,過汶河,沿盤山道逶迤而上1公里許,有巨壑,名「瀑布穀」,又稱「銀河溝。」該谷曲折幽深,其間有河,即汶水上游。河道山石磊砢,橫斜相阻。流水屈曲迴旋,時隱時現,急流怒浪奔騰於谷底。兩岸山巒陡立,雲橫腰間;岩崖峻峭險岌,望而怵然可懼。 明南京兵部尚書原傑(陽城人,字子英,正統進士。授御史,巡撫江西,歷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改左副都御史,累官兵部尚書)《游沂山百丈崖》所贊:「夾道松陰自在行,關關野鳥弄新晴。雲開峰頂遙空碧,泉瀉岩頭巨壑鳴。強飲為憐山色好,豪吟祗恐銀龍驚。乾坤放眼寬多少,萬里江河一線明。」

簡介

對百丈崖瀑布的讚許,除詩文記勝外,遊人還即景揮毫於石,留下了不少的題刻。石刻遍散幽谷,字體正草隸篆均有,鐫刻形式多為陰刻,筆路各有特點,耐人尋味。這些古今題詠,名筆刻石,與天然之美渾然一體,不但壯其景,亦表其名,使沂山百丈瀑布之奇遂以聞於天下。據初步考察發掘,詩書見載而刻石已毀者有六,現存石刻二十餘處。或鐫於磐石,或鏨於峭壁,多為大家名筆。最早者,是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龍圖閣直學士曾布(南豐人,字子宣。進士,熙寧初為集賢校理,進翰林學士,兼三司使。哲宗時知樞密院。徽宗立,拜為尚書右僕射)的記游題刻:「丹崖銀龍」,字徑約10厘米。剝落將盡,惟剩部分筆畫痕跡。再為金承安四年(1199年),王有元題刻「天弓口口」。此二石刻,於百丈崖東25米處的磐石東側。次為明代石刻,有嘉靖間吏部尚書喬宇題壁「瀑布泉」三篆字,大斗方,鏨刻形式雙勾,直排,於百丈瀑布左側石壁。有西峰主人張繼孟(扶風人,字伯功。萬曆進士,夭啟中擢南御史,因不建魏忠賢生祠削籍.祟禎初起故官,歷川西道副使)《觀百丈崖瀑布十絕》其一:「萬水俱從山下出,此泉飛灑白雲邊。吾藩赤子征輸苦,借爾為霖大有年。」體行書,陰刻,伉於北側懸崖。在瀑布穀中部巨石上,有雪蓑道人(河南杞縣人,姓蘇名洲、自號雪蓑漁者。舉止怪譎,好談元理,不畏權貴,愛恤貧民。書法遒勁,詩文豪放。與章丘李開先,臨朐馮惟敏友善)的「樂在其中」題詠。晚者清代刻石,有康熙間青州知府張連登(陝西咸陽人,官青州知。

評價

每當晴日午間,瀑布水氣蒙淞中,卻因太陽折射,現像一圓形光亮,大如面盆,映於水簾丹崖之上,遠遠望去,恰似十五的明月。若遊客以瀑布為景留影,則照片上那丹崖水簾中的明月十分顯眼。人們稱此奇觀為「白日見月」。據傳說:此為「日月同輝」,瑞氣之象。為此,遊客至此,無不觀此奇景,嘆為觀止,並留影為永久紀念。[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