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百香果莖基腐病

百香果莖基腐病

百香果莖基腐病
原圖鏈接

莖基腐病是百香果生長期間常見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在各種植產區普遍發生,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防治

目錄

發病症狀

 
百香果莖基腐病
原圖鏈接

主要為害根部及根頸部。初期病斑為水漬狀,深褐色,染病後期皮層變暗、變軟、直至腐爛。地上部症狀首先在主根一側的主枝上或全株表現,最後整個植株出現黃化甚至枯死。

發病原因

1、百香果是淺根性藤蔓植物,其莖蔓結構鬆軟,根系浮生,易受傷而引發病菌侵染。灌水過量或雨水過多而積水,會使原有根系遭受破壞 ,導致根腐、莖腐。

2、百香果莖蔓茂盛、濃密,採用平頂式種植模式時通風透氣性差,局部濕度大,也易引發病菌茲生而爆發病害流行。

3、百香果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最適宜土壤pH為5.5-6.5;pH<5.5時酸性太高,容易茲生有害微生物菌群,抑制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存活,故而易引發莖基腐病。[1]

發生規律

百香果莖基腐病是由鐮刀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好氧、怕陽光、潛伏期長,以菌絲體及厚垣孢子在病株或土壤中越冬,主要通過種苗、水流和風傳播,病菌易從近地面處有傷口的莖基部侵入。在排水不良、種植過深、園地蔭蔽的果園發病較重。

防治措施

百香果莖基腐病的防治要點:醫養結合、立體化用藥、改良土壤。

醫養結合:早防、重治;營養復壯。

早防:要在萌芽期就提早預防,生長早期是作物易被病原菌侵染的時期,早用藥防治可以提前殺滅病原菌,降低發病率。

重治:5-7月(多雨、高溫)是百香果莖基腐病的高發期,在此高發期來臨時或初顯症時通過加大用藥濃度、縮短用藥間隔期來進行重治,一次性將病害控制住。

營養復壯:百香果的莖基腐病與樹體的生長勢弱有直接關係,通過給作物直接補充營養、提高其葉片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增強酶促反應等以達到作物健壯、免疫力增強的效果。

立體化用藥:上症後只是針對發病部位進行塗抹或噴淋樹體吃藥量達不到,需要結合噴霧、灌根等方式進行立體化用藥,保證達到足夠的吃藥量,把營養補充到位

改良土壤:使用生物菌、有機肥調節土壤,調節酸鹼平衡、破板結、解除鹽漬化、改善根際環境,有益菌增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促進根系生長,莖基腐病屬於土傳病害,改善土壤就從根源上抑制了莖基腐病的發生。

綜合防治措施

1、開通排水溝,不得積水。

2、應用鹼性肥料進行土壤調理至合適範圍(PH5.5—6.6)。畝用硅鈣肥100公斤或生石灰50公斤在春夏季撒施。

3、應用優質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保持土壤蓬鬆透氣,優化土壤環境,利於有益微生物菌群存活達到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的目的。可每株淺溝施有機質含量達60%以上的優質有機肥5斤,混合有機、無機、中微量元素、生物菌、粗纖維五合一的複合肥0.5--1斤,長效速效養地。

4、應用防腐生菌、地下害蟲的化學藥物混合生物菌液淋根,促進根系健康生長。瑞苗清500倍+富銳600倍+豐地素1000倍,每株淋藥液5—10斤,從4月—8月,每月淋一次。均勻淋在百香果植株根部周圍的土壤中即可。

5、葉面莖杆噴施化學藥劑防治莖基腐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藥劑可選擇綠穎礦物油+春蕾多菌靈,7—10天噴一次。已發生莖基腐病的莖蔓,要把腐爛部位刮除後再用瑞苗清+噻森銅塗抺病部及周圍。[2]

相關視頻

百香果病蟲害防治技術

種植戶朋友注意:如何防治莖基腐病,專家給您支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