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里雅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的里雅斯特 (意大利東北部邊境港口城市)(Trieste),位於亞得里亞海東北岸、伊斯特拉半島的西北側、的里雅斯特灣的頂端,西距威尼斯113公里,歷史上是日爾曼、拉丁和斯拉夫文化的交匯點。根據2009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的里雅斯特擁有205,000名居民。原屬奧匈帝國,1947年簽訂對意和約時曾規定建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區,面積約759平方公里,並把該區分為甲乙兩區、甲區(包括城市和港口)由英美管轄,乙區(市外大部分地區,約527平方公里)由南斯拉夫管轄。1954年簽訂倫敦備忘錄,將甲區劃歸意大利管轄,仍為自由港;乙區劃歸南斯拉夫管轄。
位置
的里雅斯特位於意大利東北的亞得里亞海高地的最北端,在意大利與斯洛文尼亞的邊境附近,城市位於的里雅斯特灣上,絕大多數建築都建在山坡聚集所形成的山上, 的里雅斯特的市區位於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陡坡腳下,這個陡坡在從喀斯特高原朝向亞得里亞海的方向突然下降,而喀斯特高原的海拔與城市接近,達到了海拔458米。[1]
氣候
的里雅斯特的氣候受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季節性東北冷風的影響比較顯著,距離海的遠近和海拔高度的不同由幾個不同的氣候帶組成,城市一月份的平均溫度是6℃,而七月份城市的平均溫度是24℃。這股由北朝東北向下吹拂的季風最大風速可以達到200公里每小時。
文化
的里雅斯特還有着文學的傳統,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在這裡居住了十多年,寫下了傑作《都柏林人》和《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同時他鼓勵當地一個猶太商人從事寫作,商人以斯韋沃為筆名發表小說,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派作家。除此以外,的里雅斯特還湧現過一位大詩人,翁貝托·薩巴,他是20世紀意大利最出色的詩人之一。
經濟
的里雅斯特的經濟主要依靠港口及與鄰近地區的貿易工業,也是中南歐一些國家的貨物轉口港。輸出以船舶、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和紡織工業品為主;輸入以原油、多種金屬礦石和糧食為主。主要工業有造船、冶金、機械製造、石油加工、化學、紡織和食品等部門。的里雅斯特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性大都市,超過7.7℅的城市人口來自國外,而這些也重建了城市以前的一些文化、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裡是歐盟的一個主要貿易中心,城市也是「5號走廊」的一部分,而「5號走廊」的目標是為了確保在西歐和東歐國家諸如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匈牙利、烏克蘭和波黑更大的交通聯繫,這也是促進的里雅斯特經濟進一步繁榮的一個巨大推動力。
教育
的里雅斯特大學是一座中型國立大學, 成立於1924年,包含12個學院,學校現有學生23,000 名,教師1,000 名,以廣泛和幾乎完整範圍的大學課程安排而聞名。[2]
旅遊景點
城堡
●米拉馬爾城堡(德語:Schloß Miramar):位於亞得里亞海邊,距離的里雅斯特8公里,1856-1860年間修建,當時按照馬克西米連大公手下工作的卡爾·容克的設計方案建造。城堡的園林展現了一片由不同種類的樹木組成的優美風景,這些樹木是由馬克西米連大公親自挑選並下令種植的,到今天這裡已經擁有了非常可觀的收藏規模。在園林里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包括兩個池塘,一個以它的天鵝聞名而另一個以它的蓮花聞名,城堡的附屬建築(意大利語:Castelletto),一座馬克西米連大公的銅像、一座保存有從諾瓦拉遺址出土的十字架的小教堂以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的兄弟馬克西米連大公橫跨大西洋去擔任墨西哥皇帝時乘坐的旗艦。後來,城堡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東非的意大利軍隊最後一位指揮官奧斯塔公爵阿梅戴奧王子的住所。在作為的里雅斯特自由港臨時政權的申請機構的時期,隨着《巴黎和平條約》的簽署,城堡又成為了駐的里雅斯特美軍的司令部。
●聖朱斯托城堡:就地在原來城堡的遺蹟上設計建造,為了建造這座城堡花費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城堡防禦結構的發展時期主要體現在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三世時期建造的中間部分(建於1470-1471年)、圓形的威尼斯式的棱堡(建於1508-1509年)、霍約斯·拉利奧棱堡和波米斯(又可稱作Bastione fiorito,始建於1630年)
教堂
- 聖西爾維斯特教堂:建於公元11世紀
- 聖瑪麗亞·馬喬里教堂:建於1682年
- 聖尼科洛·戴·格雷奇教堂:建於1787年,1818年由建築師馬特奧·佩爾奇在教堂外四個方向增加了奧地利晚期巴羅克風格的鐘樓
- 聖賈斯特斯大教堂(意大利語:Cattedrale di San Giusto):意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里雅斯特意大利人的標誌
- 聖三一和聖斯皮里東塞爾維亞東正教堂:建於1869年,建築採用了東羅馬帝國傳統風各的五個炮樓樣設計的希臘十字方案
- 的里雅斯特猶太教堂(意大利語:Tempio Israelitico di Trieste):建於1912年
- 蒙特格里薩教堂(意大利語:Santuario Nazionale a Maria Madre e Regina):建於1960年
考古遺址
- 羅馬時代的劇院: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的的里雅斯特,在公元前33-32年時按照羅馬皇帝屋大維的命令將城市用城牆封閉起來。在公元1-2世紀,城市有了很大的發展。羅馬劇院就位於聖朱斯托山腳下,面朝大海,劇院的建設局部使山脈變得平緩起來,劇院的大部分由石材製成,圓形露天競技場最高部分的台階和舞台據推測是由木頭製成的。裝飾劇院的雕像在20世紀30年代由電燈替換,現在這些雕像都保存在城市博物館裡,三部圖拉真時代的文獻提到了這裡,與劇院的發展緊密聯繫的Petronius Modestus的雕像在一世紀下半葉被豎立起來。
- 里卡多拱門(意大利語:Arco di Riccardo )是一座羅馬時代的城門,公元前33年建於古羅馬城牆中,位於皮亞澤塔碉堡旁、老城狹窄的街道中,之所以取這個名稱據稱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在十字軍東征時回國途中經過了這個拱門。
- 建於公元2世紀的福倫塞教堂(Basilica Forense)
- 帕萊奧克里斯蒂安教堂
- 羅馬時代的神廟:其中一個祭祀雅典娜,另一個祭祀宙斯,兩個神廟都位於聖朱斯托山上。宙斯神廟遺址在廣場附近,而雅典娜神廟遺址在教堂下面,遊客們可以看到它的根基。[3]
岩洞
在整個的里雅斯特省,擁有整個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所有24組洞穴中的10組,被稱作喀斯特高原的的里雅斯特高原 (意大利語:Altopiano Triestino)在意大利境內覆蓋了200平方公里的地區,擁有大約1,500 個不同尺寸的岩洞(如巴索維扎岩洞就是納粹大屠殺紀念地)。 所有岩洞中最著名的是大岩洞(意大利語:Grotta Gigante,斯洛文尼亞語:Briškovska jama),世界上最大的旅遊岩洞,一個單獨的岩洞大到可以容納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特雷比西亞諾岩洞在流經的蒂馬沃河床下350米,這條河在斯洛文尼亞的什科茨揚岩洞(距離的里雅斯特幾公里,並且都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上)成為地下河,在流過30公里的距離後於離亞得里亞海1公里的地方進入地面,並在杜伊諾附近形成一系列的泉眼,而這些泉眼被古羅馬人稱作是進入冥界的入口。[4]
交通
的里雅斯特的海上位置和它過去長時間作為奧地利和奧匈帝國一部分的狀況使得的里雅斯特港成為廣大中歐內陸地區主要的商業港口,在19世紀,在位於城市中心區東北部的區域修建了一個名為Porto Nuovo的新的港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