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皆大歡喜·第二幕 第一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皆大歡喜·第二幕 第一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皆大歡喜》,劇作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遠離塵世的亞登森林中。大約創作於1598-1600年間。《皆大歡喜》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這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1]

第二幕 第一場 亞登森林

➤老公爵、阿米恩斯及眾臣作林居人裝束上。

公爵 我的流放生涯中的同伴和弟兄們,我們不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覺得它比虛飾的浮華有趣得多嗎?這些樹林不比猜嫉的朝廷更為安全嗎?我們在這兒所感覺到的,只是時序的改變,那是上帝加於亞當的懲罰③;冬天的寒風張舞着冰雪的爪牙,發出暴聲的呼嘯,即使當它砭刺着我的身體,使我冷得發抖的時候,我也會微笑着說,「這不是諂媚啊;它們就像是忠臣一樣,諄諄提醒我所處的地位。」逆運也有它的好處,就像醜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頭上卻頂着一顆珍貴的寶石。我們的這種生活,雖然遠離塵囂,卻可以聽樹木的談話,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寓着教訓;每一件事物中間,都可以找到些益處來。我不願改變這種生活。

阿米恩斯 殿下真是幸福,能把運命的頑逆說成這樣恬靜而可愛。

公爵 來,我們打鹿去吧;可是我心裡卻有些不忍,這種可憐的花斑的蠢物,本來是這荒涼的城市中的居民,現在卻要在它們自己的家園中讓它們的後腿領略箭鏃的滋味。

臣甲 不錯,那憂愁的傑奎斯很為此傷心,發誓說在這件事上跟您那篡位的兄弟相比,您還是個更大的篡位者;今天阿米恩斯大人跟我兩人悄悄地躲在背後,瞧他躺在一株橡樹底下,那古老的樹根露出在沿着林旁潺潺流去的溪水上面,有一隻可憐的失群的牡鹿中了獵人的箭受傷,奔到那邊去喘氣;真的,殿下,這頭不幸的畜生髮出了那樣的呻吟,真要把它的皮囊都脹破了,一顆顆又大又圓的淚珠怪可憐地爭先恐後流到它的無辜的鼻子上;憂愁的傑奎斯瞧着這頭可憐的毛畜這樣站在急流的小溪邊,用眼淚添注在溪水裡。

公爵 但是傑奎斯怎樣說呢?他見了此情此景,不又要講起一番道理來了嗎?

臣甲 啊,是的,他作了一千種的譬喻。起初他看見那鹿把眼淚浪費地流下了水流之中,便說,「可憐的鹿,他就像世人立遺囑一樣,把你所有的一切給了那已經有得太多的人。」於是,看它孤苦零丁,被它那些皮毛柔滑的朋友們所遺棄,便說,「不錯,人倒了霉,朋友也不會來睬你了。」不久又有一群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的鹿跳過它的身邊,也不停下來向它打個招呼;「嗯,」傑奎斯說,「奔過去吧,你們這批肥胖而富於脂肪的市民們;世事無非如此,那個可憐的破產的傢伙,瞧他作什麼呢?」他這樣用最惡毒的話來辱罵着鄉村、城市和宮廷的一切,甚至於罵着我們的這種生活;發誓說我們只是些篡位者、暴君或者比這更壞的人物,到這些畜生們的天然的居處來驚擾它們,殺害它們。

公爵 你們就在他作這種思索的時候離開了他嗎?

臣甲 是的,殿下,就在他為了這頭啜泣的鹿而流淚發議論的時候。

公爵 帶我到那地方去,我喜歡趁他發愁的時候去見他,因為那時他最富於見識。

臣甲 我就領您去見他。(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