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皆大歡喜·第二幕 第四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皆大歡喜·第二幕 第四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皆大歡喜》,劇作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遠離塵世的亞登森林中。大約創作於1598-1600年間。《皆大歡喜》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這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1]

第四場 亞登森林

➤羅瑟琳男裝、西莉婭作牧羊女裝束及試金石上。

羅瑟琳 天哪!我的精神多麼疲乏啊。

試金石 假如我的兩腿不疲乏,我可不管我的精神。

羅瑟琳 我簡直想丟了我這身男裝的臉,而像一個女人一樣哭起來;可是我必須安慰安慰這位小娘子,穿褐衫短褲的,總該向穿裙子的顯出一點勇氣來才是。好,打起精神來吧,好愛蓮娜。

西莉婭 請你擔待擔待我吧;我再也走不動了。

試金石 我可以擔待你,可是不要叫我擔你;但是即使我擔你,也不會背上十字架,因為我想你錢包里沒有那種帶十字架的金幣。

羅瑟琳 好,這兒就是亞登森林了。

試金石 哦,現在我到了亞登了。我真是個大傻瓜!在家裡要舒服得多哩;可是旅行人只好知足一點。

羅瑟琳 對了,好試金石。你們瞧,誰來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頭子在一本正經地講話。

➤柯林及西爾維斯上。

柯林 你那樣不過叫她永遠把你笑罵而已。

西爾維斯 啊,柯林,你要是知道我是多麼愛她!

柯林 我有點猜得出來,因為我也曾經戀愛過呢。

西爾維斯 不,柯林,你現在老了,也就不能猜想了;雖然在你年輕的時候,你也像那些半夜三更在枕上翻來覆去的情人們一樣真心。可是假如你的愛情也跟我的差不多——我想一定沒有人會有我那樣的愛情——那麼你為了你的痴心夢想,一定做出過不知多少可笑的事情呢!

柯林 我做過一千種的傻事,現在都已忘記了。

西爾維斯 噢!那麼你就是不曾誠心愛過。假如你記不得你為了愛情而作出來的一件最瑣細的傻事,你就不算真的戀愛過。假如你不曾像我現在這樣坐着絮絮講你的姑娘的好處,使聽的人不耐煩,你就不算真的戀愛過。假如你不曾突然離開你的同伴,像我的熱情現在驅使着我一樣,你也不算真的戀愛過。啊,菲苾!菲苾!菲苾!(下。)

羅瑟琳 唉,可憐的牧人!我在診斷你的痛處的時候,卻不幸地找到我自己的創傷了。

試金石 我也是這樣。我記得我在戀愛的時候,曾經把一柄劍在石頭上摔斷,叫夜裡來和琴·史美爾幽會的那個傢伙留心着我;我記得我曾經吻過她的洗衣棒,也吻過被她那雙皸裂的玉手擠過的母牛乳斗;我記得我曾經把一顆豌豆莢權當作她而向她求婚,我剝出了兩顆豆子,又把它們放進去,邊流淚邊說,「為了我的緣故,請您留着作個紀念吧。」我們這種多情種子都會做出一些古怪事兒來;但是我們既然都是凡人,一着了情魔是免不得要大發其痴勁的。

羅瑟琳 你的話聰明得出於你自己意料之外。

試金石 哦,我總不知道自己的聰明,除非有一天我給它絆了一交,跌斷了我的腿骨。

羅瑟琳 天神,天神!這個牧人的痴心,很有幾分像我自己的情形。

試金石 也有點像我的情形;可是在我似乎有點兒陳腐了。

西莉婭 請你們隨便哪一位去問問那邊的人,肯不肯讓我們用金子向他買一點吃的東西;我簡直暈得要死了。

試金石 喂,你這蠢貨!

羅瑟琳 別響,傻子;他並不是你的一家人。

柯林 誰叫?

試金石 比你好一點的人,朋友。

柯林 要是他們不比我好一點,那可寒酸得太不成話啦。

羅瑟琳 對你說,別響。——您晚安,朋友。

柯林 晚安,好先生;各位晚安。

羅瑟琳 牧人,假如人情或是金銀可以在這種荒野里換到一點款待的話,請你帶我們到一處可以休息一下吃些東西的地方去好不好?這一位小姑娘趕路疲乏,快要暈過去了。

柯林 好先生,我可憐她,不是為我自己打算,只是為了她的緣故,但願我有能力幫助她;可是我只是給別人看羊,羊兒雖然歸我飼養,羊毛卻不歸我剪。我的東家很小氣,從不會修修福做點兒好事;而且他的草屋、他的羊群、他的牧場,現在都要出賣了。現在因為他不在家,我們的牧舍里沒有一點可以給你們吃的東西;但是別管它有些什麼,請你們來瞧瞧,我是極其歡迎你們的。

羅瑟琳 他的羊群和牧場預備賣給誰呢?

柯林 就是剛才你們看見的那個年輕漢子,他是從來不想要買什麼東西的。

羅瑟琳 要是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請你把那草屋牧場和羊群都買下了,我們給你出錢。

西莉婭 我們還要加你的工錢。我歡喜這地方,很願意在這兒消度我的時光。

柯林 這樁買賣一定可以成交。跟我來;要是你們打聽過後,對於這塊地皮、這種收益和這樣的生活覺得中意,我願意做你們十分忠心的僕人,馬上用你們的錢去把它買來。(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