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皮爾變成了一頭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皮爾變成了一頭牛》是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挪威)托比揚·埃格納。

圖書簡介

埃格納既寫作,又畫插畫,是挪威國寶級的兒童書作家、插畫家、工藝美術匠人。他的作品充滿了兒童的遊戲精神,所描寫的生活從外部形態到內在氛圍無不是兒童遊戲的變體,他的童話將明朗歡快與積極幽默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這部童話作品講述的是皮爾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頭牛的故事。

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1]。童話具有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特點。童話常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生命,使其擁有人的思想感情[2]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了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故事。許多孩子都會幻想自己有一天變成了某一種動物,小男孩皮爾也不例外。暑假結束的前一晚,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頭牛。變成了一頭牛的皮爾,還像「人」那樣思考和行動,他也不知道牛應該怎麼做呀!結果,皮爾吃了不少苦頭,鬧出了許多笑話。經歷了種種波折,他艱難地回到了爸爸媽媽身邊。醒來後,一切都明了了,原來只是皮爾做了一場夢,他仍然躺在叔叔嬸嬸的農莊裡呢!

整個故事起伏有節奏,故事基調是自由歡快的,通過人物表現了孩子們對農莊無拘無束的生活的嚮往。

作者簡介

托比揚·埃格納(1912—1990),挪威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著名劇作家、作曲家、插畫家和教育家,主要以其兒童讀物、戲劇和音樂劇而聞名。

他曾在挪威國立工藝美術學院接受ding級導師的藝術家培訓,然後在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做了七年的設計工作。後來他為挪威兩位著名作家阿斯邊生和莫哀所收集的挪威民間故事作插圖,由此他逐漸對兒童文學發生興趣,不久也開始為兒童寫起作品來。20世紀50年代初,埃格納憑藉自己創作的有趣的兒童故事在挪威一檔全國性兒童廣播節目上名聲大噪。他主要的代表作有《蛀蟲和蛀洞》(1949)、《哈克坡地森林》(1953)和《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1955),他還為自己的書畫了所有的插圖。他的多部作品被拍成電影。他的劇本是挪威劇院的保留劇目,仍然不時地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埃格納活躍在挪威兒童文學文壇上長達三十年之久。當今挪威各階層、各領域的人士都是聽着他的廣播、讀着他的作品長大的。時至今日,挪威的兒童們,仍在興致勃勃地閱讀他的作品,唱着他譜寫的兒歌。

埃格納多次榮獲各種嘉獎,如安徒生和國際青少年圖書委員會榮譽獎(1957)、兩度獲得教育部獎(1958、1976)、挪威皇家聖·奧拉夫勳章(1972)、卡佩列普里森勳章(1979)和彼爾·金特獎(1983)等。

視頻

皮爾變成了一頭牛 相關視頻

兒童文學:溫庭筠《過分水嶺》
感受寒冷!挪威兒童挑戰冬泳,耐寒程度足以匹敵戰鬥民族

參考文獻

  1. 童話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豆丁網, 2017-07-30
  2. 童話擬人探源,道客巴巴,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