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皺葉椒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皺葉椒草

中文學名:皺葉椒草

別稱:皺葉豆瓣綠、四棱椒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胡椒目

科:胡椒科

屬:椒草屬

皺葉椒草科屬胡椒科草胡椒屬,別名:皺葉豆瓣綠、四棱椒草,胡椒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株高20-25cm。葉呈心臟形,葉面褐綠色,有光澤,脈間有青灰色條斑,背面灰綠色。葉柄褐綠色,半透明,肉質。春秋季節抽出米黃色穗狀花穗,細長,綠白色。[1]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株高30-60cm。莖四棱,分枝扁平。單葉對生,葉片卯形至橢圓形,全緣無柄。穗狀花序下垂,花外苞片為粉紅色,花冠鐘形。漿果球形。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原產干熱帶非洲東南亞熱帶雨林,現我國引進栽培。喜高溫的半陰環境,忌烈日直射;溫度低於5℃即受寒害;不耐乾旱與土壤貧瘠;喜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

分布範圍

廣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繁殖方法

可用扦插、分株進行繁殖培育,生產上以葉插繁殖為主。葉插多於5-6月進行,適當用生根基浸泡葉柄,斜插於疏鬆肥沃、保水性好的栽培介質,保持70%-90%的濕度,則生根容易,成功率很高。
枝插:在5-6月進行。選取長3-4cm頂端枝條,帶3-5片葉,直接插入沙床。保持室溫18-24℃,插後20天左右生根。
葉插:在5月剪取成熟葉片,帶葉柄1厘米,插於泥炭中。插後澆水應適量,若沙床(盆)過濕則易引起腐爛。在氣溫20℃左右條件下,插後10-15天生根,1個月後長出小植株。
春季也可從叢生狀基部進行分株繁殖。

栽培管理

盆土可用腐葉土、園土、沙土混合配製,另加少量餅肥末作基肥。生長期盆土保持濕潤和足夠的空氣濕度,梅雨季注意排水。盛夏應在葉面噴水,怕強光曝曬,需適當遮陰。室內盆養時,夏季宜放在朝北窗台上,冬季放在朝南窗台上,春秋兩季放在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即能旺盛生長。若光照太強時易引起葉尖緣灼傷,光線太弱又易失去光澤。每半月施肥1次。皺葉椒草生長快,如出現葉片交疊過密,可隨時疏剪。冬季放至室內陽光充足處,盆土稍乾燥。每年春季換盆,剪除部分根系和修剪地上部葉片,以保持株形優美。

栽培技術

盆土
皺葉椒草的土壤需要還是比較不挑的,一般而言,用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據可以了,花友們也可以自己配置適合皺葉椒草的營養土,比如,用園土、腐葉土、河沙等混 合而成的疏鬆培養土,並可加入少量的餅肥作基肥。
施肥
另外一項皺葉椒草生長期間不能忽視的就是皺葉椒草的施肥了。一般而言,皺葉椒草的生長季節每月施肥一次即可,肥料的選擇上,花友們可以選擇用充分腐熟的餅肥水,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等等。施肥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和葉面接觸。
澆水
皺葉椒草是中生花卉,所以最好是一直保持晝夜椒草生長的環境濕潤為好。澆水以盆土濕潤為宜,雖然是濕潤,但是也要注意,不能積水,一旦積水,很容易會發生爛根。
夏季的時候氣溫高,皺葉椒草生長旺盛,最好是2〜3天澆水一次,但是冬季乾燥,且皺葉椒草生長緩慢,最好是控制水量。
光照
皺葉椒草其實是一種半陰性的花卉,最好是將皺葉椒草的盆栽宜置放在半陰處,接受散光的照射,光線太強,葉片顏色變黃,光線太弱時葉 片又易失去光澤,冬季可放於陽光充足的地方。
修剪
晝夜椒草的生長並不是會按照我們的心意來,有的時候會長的很是雜亂無章,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為皺葉椒草進行修剪。修剪的目的是為了讓皺葉椒草的使植株豐滿、枝葉密集。
可於初夏摘心修剪,摘心,就是將植物頂端心長出來的嫩葉進行修剪,這樣可以抑制植株的生長,讓植株的新葉從下面長出來。
換盆
盆栽皺葉椒草,宜2年換盆一次,所以對於懶人們來說,不用再每年的春季進行換盆。

參考來源

  1. 皺葉椒草養殖方法, 植物網,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