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珠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盔珠雞[1],是一種身體肥胖,頭小的中型陸生鳥類(學名:Numida meleagris)。體長63厘米,翼展95-100厘米,體重1135-1823克。頭頂有角質突起的骨質盔。頸部裸露,裸露處皮膚色深或粗糙有皺摺。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翅短而圓,善飛行,但遇到威脅時多奔跑逃走。虹膜褐色;嘴淺藍色或白色;腿、腳近紅色。
棲息地範圍廣泛,從茂密的雨林到半荒漠都有分布。喜歡群居,在繁殖季節之外形成了大約25隻的群體。發生恐慌時會四處奔跑而不是飛離。用爪挖食昆蟲、種子和塊莖。分布廣泛,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馬達加斯加島和阿拉伯地區的一小部分,已馴化為家禽而廣布各地。
形態特徵
盔珠雞體長53-68厘米,翼展95-100厘米,體重1135-1823克。主要特徵是頭頂有角質突起的喇叭型骨質盔。頸部裸露,裸露處皮膚色深或粗糙有皺摺。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雄鳥頭頂和羽冠黑色。裸露的臉部為藍灰色。體羽主要為暗褐色,有皮黃色和暗褐紅色的斑紋。翅膀和尾羽上有白斑和呈灰綠色、紫色和皮黃色虹彩的眼狀斑,在內側飛羽上排成一列,外圈為黑色及淡皮黃色。雌鳥頭頂為黑色並有棕褐色和皮黃色羽緣,冠羽為暗灰色。裸露的臉部為藍灰色。後頭為栗褐紅色。體羽有黑色雜斑和條紋,以及褐紅色、栗色和皮黃色的蟲蠹狀斑紋。虹膜褐色;嘴淺藍色或白色;腿、腳近紅色[2]。
生活習性
盔珠雞是陸禽,喜歡群居,在繁殖季節之外形成了大約25隻的群體。發生恐慌時會四處奔跑而不是飛離。然而,它們與大多數短翅和寬翅鳥類一樣,非常敏捷而且功能強大,能夠在必要時徘徊甚至向後飛。是一種能力很強的賽跑者,一天可以奔走10公里甚至更多。受到驚擾時,會大聲地發出粗暴的叫聲。
飲食由各種動植物食物組成,包括種子、水果、蔬菜、蝸牛、蜘蛛、蠕蟲、昆蟲、青蛙、蜥蜴、小蛇和小型哺乳動物。盔珠雞像家雞一樣,強大的爪子可以輕鬆的刨開土壤,找尋食物。它們有非常發達的馬刺即距,並在打鬥中使用,效果斐然。
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的散布着灌木和樹木的稀樹草原或農田。盔珠雞腳和趾強健,適於奔跑和挖土覓食,平時結集大群,在開闊的平野上遊蕩。喜歡生長在溫暖,相當乾燥的環境。
繁殖方式
繁殖期幾乎總是在雨季或雨後,在非洲南部主要是9-1月份,在納米比亞2-3月,在馬拉維是12-4月。每窩可以產大量的卵,數量在20-30枚,產在一個隱蔽在草叢中的鳥巢內,雌鳥孵化期是26-28天。這些小雞色彩繽紛,生長快速,在孵化後不到一周的時候就能自己用翅膀撲到低矮的樹枝上。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萊索托、利比里亞、馬拉維、馬里、毛里塔尼亞、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
引進:安提瓜和巴布達、巴林、佛得角、科摩羅、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新西蘭、葡萄牙、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西班牙、美國、美屬維爾京群島。
盔珠雞雖然體型比不上鷲珠雞,但卻是珠雞科中分布範圍最廣的(以原生態而論)。從沙哈拉沙漠以南到馬達加斯加再到阿拉伯地區,都有原生盔珠雞分布。而且盔珠雞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無論是半荒漠地區還是熱帶雨林地區,它們的身體都能夠很好的適應。所以盔珠雞也是被世界各地引進最多的品種。[3]。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總數量超過100萬只。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4]。
視頻
豹子幼崽選擇戴頭盔的珍珠雞來練習捕獵技巧,結果好壞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