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盤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盤門是位於蘇州城南面城牆上偏西的一座水陸城門,門前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遺蹟和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陸城門[1]

簡介

春秋吳國闔閭元年(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所築吳國都城——闔閭城。盤門即是當時的8座城門之一,因門上懸有木製蟠龍,以震懾南面的越國,最初稱為蟠門。後來因為其「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改稱盤門。根據流傳至今的南宋《平江圖》碑,當時的盤門已經坐落在今天的位置。現存的城門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原址上重建,1356年張士誠又增建了瓮城。明初、清初、晚清和1986年都曾進行過修繕,但總體布局和建築結構基本保持元末明初的舊觀。

盤門是一座水陸城門,兩門交錯並列,呈曲尺形。陸城門分內外兩重,朝向東偏南10度,兩道城垣之間形成周長180米的方形瓮城,藏兵洞可以匿藏數百兵丁,適應古代防禦的需要。城上築有飛檐翹角的城樓,以及鋸齒形雉碟、射孔、閘口及絞關石等防禦設施。水城門在陸門南側,也有內外兩重,縱深24米,前後分置水閘和木柵,兩門之間有暗道通向城樓。兩側城垣至今保存完整。

歷史上,蘇州西、南兩面的三座城門都面臨京杭大運河:閶門、胥門和盤門,盤門的重要性僅次於閶門胥門,而超過其他城門。

1963年,盤門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盤門、吳門橋和瑞光寺塔共同構成盤門三景。吳門橋位於盤門前的護城河上,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太平天國戰爭期間被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是一座高達10米的蘇州最大的單拱石橋。盤門內不遠處的瑞光塔,建於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八面七級樓閣式磚塔,高約43米,垂直輪廓逐層收縮。歷史上該塔重修重建達18次之多。在1860年(清咸豐十年)太平天國戰爭期間,寺廟殿宇構築全毀,僅存瑞光塔獨自聳立。

參考古籍

盤門,古作蟠門,嘗刻木作蟠龍,以此鎮越。又雲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盤門。又雲吳大帝蟠龍,故名。門內有武烈大帝廟,在祀典。東北二里有後漢破虜將軍孫堅墳,又有討虜將軍孫策墳。

視頻

盤門 相關視頻

蘇州古城門之一盤門,是唯一的水陸城門
探訪盤門風景區尋名勝古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