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葉薯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盾葉薯蕷 |
中文學名:盾葉薯蕷 拉丁學名:Dioscorea zingiberensis 別稱:火頭根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薯蕷科 屬:薯蕷屬 |
盾葉薯蕷(學名: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 Wright)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纏繞草質藤本。根狀莖橫生,近圓柱形,指狀或不規則分枝,新鮮時外皮棕褐色。莖左旋,光滑無毛,有時在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突起或有刺。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三角狀卵形、心形或箭形,通常3淺裂至3深裂。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花無梗,常2-3朵簇生,再排列成穗狀。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狀;種子通常每室2枚。花期5-8月,果期9-10月。 [1]
分布於中國河南南部、湖北、湖南、陝西秦嶺以南、甘肅天水、四川。生長於海拔100-1500米,多生長在破壞過的雜木林間或森林、溝谷邊緣的路旁,常見於腐殖質深厚的土層中,有時也見於石隙中,平地和高山都有生長。
根狀莖含薯蕷皂苷元較高,是合成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湖北民間取根狀莖搗碎後用來毒魚,有較好的效果。
目錄
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根狀莖橫生,近圓柱形,指狀或不規則分枝,新鮮時外皮棕褐色,斷面黃色,干後除去鬚根常留有白色點狀痕跡。莖左旋,光滑無毛,有時在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突起或有刺。單葉互生;葉片厚紙質,三角狀卵形、心形或箭形,通常3淺裂至3深裂,中間裂片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兩側裂片圓耳狀或長圓形,兩面光滑無毛,表面綠色,常有不規則斑塊,干時呈灰褐色;葉柄盾狀着生。 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花無梗,常2-3朵簇生,再排列成穗狀,花序單一或分枝,1或2-3個簇生葉腋,通常每簇花僅1-2朵發育,基部常有膜質苞片3-4枚;花被片6,長1.2-1.5毫米,寬0.8-1毫米,開放時平展,紫紅色,干後黑色;雄蕊6枚,着生於花托的邊緣,花絲極短,與花葯幾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幾相似;雌花具花絲狀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狀,長1.2-2厘米,寬1-1.5厘米,干後藍黑色,表面常有白粉;種子通常每室2枚,着生於中軸中部,四周圍有薄膜狀翅。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河南南部、湖北、湖南、陝西秦嶺以南、甘肅天水、四川。生長於海拔100-1500米,多生長在破壞過的雜木林間或森林、溝谷邊緣的路旁,常見於腐殖質深厚的土層中,有時也見於石隙中,平地和高山都有生長。 喜溫暖,耐蔭蔽,忌水漬,忌荒蕪,忌氯肥,對土壤pH值要求不嚴格。
繁殖方法
採種處理
一是從收穫商品盾葉薯蕷中選留幼嫩的根狀莖作種薯;二是從種子育苗圃中獲得;三是從以根莖切芽作為材料、繁育種薯的培養圃得來。選留種薯的標準:要求新鮮粗壯、芽眼飽滿,種薯長6.6厘米,有2個龍頭,毛須吸收根多,無病蟲危害。對於「寡子」不能留種。在切下種芽後,將其晾曬1-2小時,使切面水分晾乾,以濕沙貯藏。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先用0.2%的硼砂溶液浸泡種薯2小時,再用草木灰拌種後播。
播種方法
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密度:株行距0.2米×0.3米。播種穴深8.29-9.9厘米,做到深穴淺蓋芽頭向上,根毛舒展。先覆蓋種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再覆一層薄土,稍加壓實。每畝用種薯150-250千克,確保每畝有6000-8000株的個體。種薯的個體要求大於25克。通過栽培膨大增生的係數要大於10以上。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種盾葉薯蕷的地塊,以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腐質壤土為佳,沙土次之,黏土較差。平地開園整地要深耕細耙,整平土地後,起溝築壟,整0.66米寬的壟面,並使溝、渠連通,排水方便。坡地開園整地要按照等高線作埂,築成反坡形的等高壕,活土層達到0.5米以上,種植帶壟面達到0.66米寬,使溝與攔山渠、排水溝相通。要施足底肥,以農家肥料為主,以化肥為「輔」.整地前,每畝施農家肥5000千克、草木灰50千克,並可適當加施尿素、過磷酸鈣等速效性化肥,忌施氯肥。
栽植撫育
架式栽培:盾葉薯蕷播種出苗後,要及時搭架,扶苗上架,以提高葉片光合作用。搭架材料以毛竹、雜樹條為好,竿長1.5米為宜,立竿要插穩,橫竿要紮緊,人字交叉形。可提高株產量1.5-3倍。 田間管理:及時除草鬆土,防止草荒。要按生育期及時追肥,促進生長,前期3-6月為營養體生長期,以追施人糞尿、尿素等氮素肥料為主。後期7-10月以增施磷鉀肥為主,促進根狀莖膨大,並結合根外施肥。
收穫加工
一般栽培2年可以收穫,但以栽培3年後的平均年產量為最高。一般是秋後、冬初挖薯,但有效成分的含量以盛花期為最高,如過早挖取不僅限制產量,而且會減少再生產的種薯數量。收穫後,除去根莖的泥沙、根毛,切片曬乾或晾乾。切不可用水洗根莖,以免降低質量。
主要價值
盾葉薯蕷的根狀莖內含薯蕷皂甙元,是合成可的松、強的松、潑尼松、黃體酮、性激素等50多種激素類藥物的重要原料,廣泛應用於抗炎、鎮痛、麻醉、避孕、殺蟲、冠心病等症狀。主要是利用其根狀莖提取皂素、雙烯,以及合成多種激素藥物。
功效與作用
溶血作用:薯蕷皂苷屬於甾體皂苷,甾體皂苷水溶液與血液接觸後會不同程度的破壞紅細胞,產生溶血現象,因此皂苷及含有皂苷的生藥不能用於靜脈注射。甾體皂苷的溶血作用較弱,薯蕷皂苷的溶血指數為1:400000。但F環開裂的皂苷往往不具溶血作用,而且表面活性降低。
抗衰老作用:林剛等比較了山藥和盾葉薯蕷對家蠶壽命及小鼠LPO、LF的影響,研究證明適當劑量的山藥稀醇提取物和盾葉薯蕷皂苷可明顯降低老齡小鼠血漿LPO和肝臟LF的含量。因為現對自由基與衰老之間的關係研究常以機體老化代謝產物---血漿LPO和組織LF的含量作為衰老的指標,試驗結果表明山藥及盾葉薯蕷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抗腫瘤作用:HuKe等報道薯蕷皂苷的前皂苷配基A、薯蕷皂苷和纖細皂苷在體外對腫瘤細胞系K562具有細胞毒作用。蔡晶等通過對體外培養的人宮頸癌細胞應用薯蕷皂苷,發現它能顯著抑制Hela細胞的生長,而且將Hela細胞的生長抑制在S期,參與了細胞的周期調控。王麗娟等研究證明薯蕷皂苷元在200,100,50 mg·kg-1ig或100,50,25mg·kg-1ig對三種小鼠移植腫瘤肉瘤-180(S-180),肝癌腹水型(HepA),小鼠宮癌-14(U14)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約在30﹪-50﹪。而在離體條件下,薯蕷皂苷元濃度在0.1-100μg·ml-1時,對小鼠肺上皮癌細胞(L129),人宮頸癌細胞(Hela)人乳腺癌細胞(MCF) 3種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濃度為100μg·ml-1時,腫瘤生長抑制率分別達到85.4%、98.7%和83.2%。霍銳等通過實驗發現在離體條件下薯蕷皂苷元誘導人黑素瘤細胞A375-S2凋亡和周期阻滯在G0/G1期,並且p38 MAPK抑制劑SB203580可部分抑制細胞凋亡,抑制作用在5μmol·L-1最強,當濃度升高時,抑制作用降低甚至消失。Moalic等研究了薯蕷皂苷元能抑制人骨肉瘤1547細胞系的生長,使細胞分裂周期停止在G1期,誘導細胞凋亡。
殺滅釘螺的作用:劉漢成等進行盾葉薯蕷殺湖北釘螺卵的實驗研究,採用藥液浸泡法對不同發育階段的螺卵細胞進行孵化阻滯實驗。結果表明,10mg/L藥液浸泡48h對1d和5d卵齡螺卵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殺滅1d卵齡螺卵的有效率可達80%,其LD50為10.28mg/L(斜率b=1.9767)。殺滅20d卵齡螺卵的有效率﹤5﹪;測定的生物效應與螺卵的卵齡呈負相關。糜留西等應用盾葉薯蕷植物根粉進行小規模的現場滅螺試驗,結果表明:浸殺和噴灑分別應用100g/m3和50g/m3的藥濃量,施藥後7d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均在90%以上,且有效的抑制釘螺上爬。崔天義等發現盾葉薯蕷根莖具有顯著的滅螺活性,而且該植物根莖正丁醇提取物在濃度為30mg/L時,浸泡釘螺48h,100%死亡,且被浸泡釘螺不伸厴,不上爬。
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心腦損傷的重要原因。實驗證實薯蕷皂苷元和黃山藥總皂苷在體外均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薯蕷皂苷元的加入量只有黃山藥總皂苷的1/8時仍有與黃山藥總皂苷相同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薯蕷皂苷元的抑制率高於黃山藥總皂苷。
在降血脂方面,馬海英等實驗證明,給大鼠灌胃薯蕷皂苷元和黃山藥總皂苷,均能明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而薯蕷皂苷元的絕對劑量僅為黃山藥總皂苷的1/2,說明薯蕷皂苷元的抗高膽固醇血症的作用優於黃山藥總皂苷,薯蕷皂苷元預防和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作用機制為:薯蕷皂苷元的極性和空間結構與膽固醇極為相似,因此在腸道中可以同膽固醇一樣在膽汁酸作用下分散成薯蕷皂苷元膠粒直接被腸粘膜吸收。但薯蕷皂苷元與膽固醇同時存在時,薯蕷皂苷元競爭性與膽汁酸作用從而抑制膽固醇的吸收。臨床證明,薯蕷皂苷片具有調節脂質代謝,改善血液流變學作用,明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修飾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高、低切變率下的全血粘度以及血漿粘度,因此可以減輕動脈壁脂質浸潤及斑塊形成,從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