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暖蒙園,翰墨永傳承(魏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真情暖蒙園,翰墨永傳承》是中國當代作家魏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真情暖蒙園,翰墨永傳承
兒子入托的學校,是蒙特梭利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家長和幼兒的親子互動。歲末,園方舉辦了一次新春遊園活動,目的是讓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感受各種各樣的教育項目。有親子廚藝、樂器、科學常識、舞蹈、手工等等。幼兒園一下子變成了盛裝的童話世界,色彩繽紛的氣球妝點出夢幻王國;手繪的怪獸紙袋古靈精怪四處出沒;大樹上,師生們一起製作的祝福卡片,拖着長長的紅絲帶,迎風搖曳;廣場上,小鐘琴班的小朋友展示着才藝;操場上,竹竿舞打着節奏,帶來了黎、壯風情……歡樂的序曲拉開了一場盛會的帷幕。
兒子所在的茉莉班,變成了親子春聯坊。為了更好的讓家長和小朋友們感受中國傳統書法的魅力和中國春聯文化,讓入園的小朋友對傳統中國文化有一個更感性的認識,茉莉班的老師們用心準備了筆墨和聯紙,得知我喜歡書法,特地請我幫忙來輔導孩子們一起寫春聯。我是一看見文房四寶就走不動路的人,不假思索的答應了老師。兒子比較調皮,從入園就是兩位教師帶的,很受照顧。蘸着由衷的感激之情,我先替茉莉班撰寫了一副春聯「春回大地東風暖,愛灑蒙園茉莉香」貼在大門口,瞬間濃濃的年味就蕩漾開了。中國人天生喜愛紅色,在大紅春聯的吸引下,參觀我們親子春聯坊的家長和小朋友越來越多。
起初因為初來乍到,許多家長不好意思自己帶孩子寫,我讓小朋友們自己握着筆,拉起他們的小手,讓他們感受着毛筆的彈性,漢字的脈絡,一副副合作的春聯誕生了,氣氛也就活躍了起來。接觸過書法的家長也開始嘗試着自己帶小朋友一起完成春聯,有的自己一筆一畫的描摹、有的讓孩子獨自完成、有的自己寫上聯,孩子寫下聯,教室里其樂融融,一派合家歡的景象。兩位老師忙着分發聯紙,組織人流,我抽空為大家鋪紙續墨。
四處觀摩,有幾對兒讓我印象頗深。一個非常小的小女孩,握着毛筆認真的完成着作品,格子裡滿滿當當的畫着形態各異的圈,媽媽滿意的拿着孩子的傑作,認真的告訴寶寶今年春節要貼起來。一位家長在熟練的掭筆,孩子在一旁幫着拉紙,不時吹吹氣,想讓字快點干,看這架勢寶寶在家沒少受到薰陶,看着「顏味」十足的字體,看得出喜歡書法的人還是挺多的。一位媽媽拍着腦袋問我,網上找了副對聯是「春夏秋冬季季納祥,四面八方處處迎福」結果發現寫不下了怎麼辦?我幫着把「納」和「迎」字去掉,她讀後發現也還工整對仗,連連感嘆楹聯玩味無窮。
平日裡臨帖總覺得最難抓住的就是字的古拙感,今天看小朋友們的書法,雖然稚氣未脫,卻天真爛漫暗合摩崖意趣、魏晉風骨。不經意、不造作,書法真味得自天真、得自純粹。誰說欣賞書法一定要去看書展,這邊一個「古」字盡得石門頌精髓;那邊一個「年」字,有張遷碑遺韻;這邊一橫,波折秀美;那邊一點,勢大力沉;戴紅帽的小男孩,無意中筆賦屋漏之痕;扎小辮的小姑娘,揮筆間型如折股之釵。真是一場視覺盛宴。
方塊字是中國人的脊樑,年是中國人的根,書法傳承着五千年的文化,春聯寫滿了老百姓的願望。王安石在《元日》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日的遊園活動,收穫了滿滿的翰墨情緣,感受到了真正的快樂。新年的腳步近了,帶來了萬戶迎春的喜悅,帶走了歲末的嚴寒。來年,期待着更好的光景,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文化源遠流長。[1]
作者簡介
魏飛,男。出生於1982年,陝西大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