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番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真番郡,漢代郡名。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開朝鮮真番置。治霅縣(一說即今韓國首爾市一帶)。其境北鄰樂浪郡,東接臨屯郡,南臨辰國、馬韓等部落,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朝鮮黃海南道、黃海北道、開城工業地區及韓國京畿道、忠清南道一帶。屬幽州刺史部。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併入樂浪郡[1]

建置沿革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在東濊、臨屯之地設立了蒼海郡,欲以阻絕朝鮮與匈奴的聯繫。元封三年(前108年),漢武帝滅朝鮮,在沃沮、朝鮮、真番、濊貊等地置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韓國將其稱之為漢四郡)。

真番郡初置時領十五縣,治霅縣(霅音煞,漢語拼音:shà)。今其地可考者有八縣(縣名見於漢書地理志、茂陵書):霅縣、含資縣、帶方縣、海冥縣、列口縣、長岑縣、昭明縣(疑為真番郡都尉治所,後為樂浪郡南部都尉)、提奚縣。霅縣與其餘無考的七縣當為開辰國北部所置。三國志魏志馬韓傳:「從事吳林以樂浪本統韓國,分割辰韓八國以與樂浪。」韓國學者李丙燾認為,此處「辰韓八國」可能就是真番郡南部沒入辰國的八縣,包括霅縣。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罷真番郡,以北部七縣入樂浪郡,隸屬於南部都尉。霅縣及其南部無考的七縣可能於此時沒於辰國。

獻帝建安中,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樂浪郡屯有縣以南地置帶方郡,轄帶方、列口、長岑、昭明、含資、提奚、海冥七縣,即西漢時真番郡故地。

魏齊王正始年閒,魏國伐辰韓,恢復了對臨屯郡故地的統治,東濊、辰韓諸部落多由帶方郡管轄。西晉時改昭明縣為南新縣。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帶方郡沒入高句麗。此後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直接統治暫告中斷,直至唐代初年滅高句麗[2]

歷史記載

《史記·朝鮮列傳》《索隱》注真番為"東夷小國,後以為郡",則真番郡即設在真番族的居住區。真番郡的位置學者們認識不一致,但考慮到樂浪郡以南是箕氏朝鮮的後裔建立的韓國、臨屯郡以南是從馬韓分立出來的辰國,則真番郡只能在三韓以北,大致在今韓國北部,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罷真番郡,併入樂浪郡。

史記·朝鮮列傳》稱衛滿"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真番在此處顯然是用作族稱的。究竟是真番族得名於真番國,還是真番國得名於真番族已不可考知,但真番郡是因為設在真番族聚居的真番國故地而得名,則是沒有問題的,真番郡的主體民族即是真番族。真番郡的位置學者們認識不一致,但考慮到樂浪郡以南是箕氏朝鮮後裔建立的韓國、臨屯郡以南是從馬韓分立出來的辰國,則真番郡只能在玄菟郡以北。《史記·朝鮮列傳》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則真番國中早就有中原人進入,說明真番郡居民中也有漢人。

視頻

真番郡 相關視頻

唐帝國之滅高句麗之戰讓其數百年臣服!
存在感低,在位34年的唐高宗李治,是一位什麼樣的帝王

參考文獻